中共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31.07.2020  10:35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19年4月1日至6月10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党组进行了巡视。2019年7月29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不够有力

1. 省人社厅党组在人才、社保和就业方面统筹谋划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一是研究制定了《省人社厅党组关于建立健全狠抓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确保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及时贯彻、推动落实、督促检查、追究问责等4项机制11条具体措施,推动厅党组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部署推动全省人社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厅党组着重查摆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不够有力问题”,及时与《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对标对表,深刻剖析思想根源,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 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才评价和更好发挥人才作用的若干措施》,通过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等6个方面19条具体措施,助力集聚和留住各方面人才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组织开展了全省人才基础情况调查和高技能人才情况调查工作,为研究制定人才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开展了2019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评选工作,结合吉林省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评选推荐出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满足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四是在组织实施好“吉林省人才18条政策”基础上,细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加快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和待遇,制定出台了《吉林省享受“18条”人才政策待遇对象的评定办法(试行)》和《吉林省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及子女就学实施细则(试行)》《吉林省引进人才安家补贴实施细则(试行)》《吉林省创新创业人才贡献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形成了“1+3”配套实施细则,主动回应人才各类需求,引导更多人才到吉林就业创业。并于2019年7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开展集中宣传,主动回应了人才的各类需求,加快推动人才激励政策和待遇的落实。2020年6月6日,我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等部门,依据人才类别认定办法,对自56家中省直单位的2659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评定。评审重点突出专家权威、流程权威并首次引入省内创投领域专家,把人才评价与激励扶持相结合,精准匹配人才待遇,加快推进子女入学、安家补贴、职称激励、工资上浮、创投扶持等人才待遇的兑现落实,为我省高层次人才事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

3. 推动社会保障工作还有差距。

整改情况: 一是 制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方案》,明确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按照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任务分工》部署,拟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方案》,于2020年4月24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项工作任务,其中,涉及我厅工作共三项:1.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1+10”制度政策体系10个配套政策、建立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待遇平稳衔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提升制度保障功能。明确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加快完善制度政策体系进程;2.关于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和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全面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力加强扩面征缴,合理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努力改善我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3.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涵盖基金征缴管理、基金支付管理、基金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管理、公共服务保障、组织机构保障、信息技术保障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7大工作体系,落实落地改革举措,创新社保经办服务新模式,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经办管理服务基础。三项工作任务均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成果显著。二是统筹调度使用各项资金确保养老金发放,目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调剂金和省级调剂金均已及时下拨到位。推动市县政府落实扩面征缴主体责任和确保发放兜底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保费征缴额和硬缺口资金筹措额等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严格执行省和市县责任分担机制,将市县分担缺口资金到位情况、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等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调剂金、省级调剂金的分配相挂钩。三是建立了社保业务数据与公安、民政、税务、医保数据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发挥全民参保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实效,为加快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的总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四是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核实确认工作的通知》(吉人社联字﹝2019﹞95号),压实各级政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的核实,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专项培训,建立半年工作调度机制。指导全省各地人社局、社保局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为有意愿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办理参保手续。五是调整完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政策,拟定了《吉林省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制度实施意见》《关于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政策的通知》等制度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专用指标的计算和使用、各类群体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办法等内容,及社会保险专用指标的使用过渡措施,从制度上解决单位及个人缴费、断缴补缴问题,待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为规范漏保职工参保,先后印发并严格执行了《关于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关于规范政策性补缴新参保人员业务经办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经办文件,基本杜绝了企业漏保人员自行携带档案办理参保现象。六是先后印发了《关于厂办大集体改革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吉人社联字〔2019〕55号)、《关于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动服务厂办大集体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9〕28号),明确了厂办大集体改革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核销和承债实施细则、《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及指导调度等内容,实现了厂办大集体改革养老保险政策全覆盖,推动了我省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七是制定出台《落实欠费企业清欠分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联合第三方评估课题组,开展参保企业缴费能力第三方评估网上调查,指导全省各地社保局妥善处理确因企业生产困难无缴费能力导致的欠费。着眼民营企业发展和小微企业承受能力,继续落实“个转企”政策,通过过渡期内对缴纳养老保险的优惠,降低运行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八是为加强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基金存放管理,建立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资金存放管理机制,实现社保资金保值增值,认真落实审计署审计意见,根据国家部委和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参与制定了《吉林省省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基金转出开户银行定期存款实施竞争性选择存放银行操作办法》及参与竞争银行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统筹考虑当期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基金支出、缺口和中央调剂金拨付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基础上,合理化提出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基金保值增值有关工作的意见,实现收益最大化。九是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吉林省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通过实施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等政策,减轻参保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4. 实施“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战略力度不足。

整改情况:吉林省人社厅针对存在问题,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努力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工作。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组长,25个厅局为成员单位的“吉林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统筹规划全省就业工作,建立了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听取调度各地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省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听取全省就业工作目标进展情况的汇报。将就业创业重点指标列入政府绩效考核 将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零就业家庭援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指标任务,列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绩效考核之中,强化各级政府抓就业的主体责任。坚持全程跟踪督导。为突出就业工作地位,省人社厅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稳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开展全省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坚持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定期调度各地就业创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始终保持稳就业的强劲态势。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26万人、完成年计划67.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5万人、完成年计划62.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3万人、完成年计划50.75%,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年计划1.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1.15万人、完成年计划73.72%,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努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力推动扶持返乡创业,以鼓励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为重点,制定出台了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场地提供、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调度制度。对1603户企业实施用工监测,密切关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重点用工地区的用工情况。疫情发生后,省人社厅实行厅领导包片指导机制,确定了保复工复产、保全年目标、保重点群体的“三保”工作思路,着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和服务。在全省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为重点企业开工复工提供用工保障。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摸排确定了228家重点用工企业,设立了128名人社服务专员,全天候为重点企业提供人社政策咨询、用工对接、协调企业间用工互助等服务。共为急需用工的78家重点企业解决了急需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752人。通过发放稳岗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降低各险种费率、免费技能培训等实际举措,引导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疫情发生后,省人社厅延长参保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将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降低中小微企业返还门槛,提高返还标准(疫情防控期间,将中小微企业裁员率标准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返还标准可提高至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为21447户企业发放两项稳岗返还资金21.54亿元,是2019年的两倍多,其中,普通稳岗返还20276户、3.45亿元,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企业稳岗返还1171户、18.09亿元。同时,积极落实“减、免、缓、返、降”社保一揽子支持政策,上半年为企业减负约120亿元,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持续实施“产业+技能+就业”扶贫模式,对困难家庭子女就读职业技术院校实行“三补一免”政策。建立96885就业援助专线,对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9类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分类精准帮扶,强化“一对一”援助。三是聚焦重点群体,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以鼓励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为重点,制定出台了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场地提供、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406个。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确保农民工走出去。新冠疫情发生后,吉林省人社厅全面摸排农民工就业意向,有效对接省内外用工企业,及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共组织专列专厢44列(节)、包机2架、专车214台,以“点对点”方式运送农民工10168人,其中,近90%的农民工输送到了浙江、广东、江苏等用工大省,较好地支持了发达省份的复工复产。针对2019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截止12月10日,全省登记离校未就业的3.25万名高校毕业生已有2.68万人实现就业,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3.36%。完善了“三支一扶”岗位,新开发了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和5000个见习岗位,提出了对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给予带教补贴的政策。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吉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根据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需要,提出三年内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0万人次的目标,全面提升了就业质量。四是积极拓展线上就业服务,实施不见面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吉林就业创业网等线上渠道,开放失业登记入口,共享全省就业岗位信息,支持省市县三级线上招聘求职,先后组织全省联动开展“公益网络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开展“筑梦家乡”供需网络双选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络招聘会等专项活动。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举办636场线上招聘会,共有14526家用人单位参加线上招聘活动,发布招聘岗位284,883个,投递简历58374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174人,招聘成功8179人。其中,招聘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4803个,发布就业岗位52279个,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30174人;招聘农民工用人单位955个,发布就业岗位15301个,农民工参加求职2853人。举办湖北专场招聘会9场,共有100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发布就业岗位2293个。五是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大幅提升了扶持效果。省人社厅与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全力扶持复工复产稳就业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对象,将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出租运营的个人、网约车司机等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放宽了贷款用途,由流动资金放宽到租赁生产经营所需房产、土地,购买生产经营所需设备、工具、车辆等;再次提高了贷款额度,合伙创业贷款额度个人由20万元提高到22万元,合计贷款额度上限由200万元提高到220万元;延长了贷款期限,个人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到3年;加大了贴息力度,对受疫情影响的还款困难的,给予展期贴息;免除了反担保,自2020年4月15日起,将新发放的10万元(含)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以及获得市(设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创业人员、项目、企业;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商户、农户,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创业项目优质且申请人配偶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高层次人员都纳入了免除反担保要求,大幅提升了优惠政策扶持效果。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2亿元,累计直接扶持创业者26.4万人,累计带动就业再就业岗位95.1万人次;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4.6%,当年直接扶持创业者3242人,带动1.1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不够到位。

1. 结合部门职能和吉林实际,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迟缓。

整改措施:一是在2019年第18次党组会上,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突出发展民营企业推进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部署上来。二是制定印发了《落实省委第四巡视组“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鼎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议”整改方案》,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迟缓专项整治行动,紧密联系职能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

2. 没有跟进出台本系统本部门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切实搞好民营企业创业就业服务保障、组织学习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改善劳动关系等方面仍有短板。

整改措施:一是针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梳理完善全省人社领域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做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落实落地工作的通知》,着力发挥了人社部门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二是印发《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通知》(吉人社明电〔2020〕4号),对开展岗位需求调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做好企业用工指导,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开展“公益网络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人社部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岗位信息。三是多渠道支持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展全省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工作,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诚信主题创建活动,在2019年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重点扶持项目中专门设立引进高端人才奖励补贴项目,引导民营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服务、人才引进等方式,解决关键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落实好鼓励民营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吉人社联﹝2019﹞64号),推动就业见习工作向规范化、实用化发展。举办“吉林省就业见习工作研讨会”,持续加强见习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见习效果的跟踪管理,调度推进各地就业见习工作开展情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见习扩面工作,积极开发见习岗位,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省见习单位348家,见习人数4640人,发放见习补贴1056.8399万元。五是组织实施了全省企业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4期,培训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75人,通过组织学习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推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六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了劳动用工备案、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特殊工时审批、集体合同审查备案4项制度,优化了相关业务经办流程。加强普法宣传,编印了《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宣传册》。举办了民营企业劳动用工法律知识培训班,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人事劳资人员近200人参加了培训。指导企业依法用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会上,我省包括3家民营企业在内的9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3. 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为民营企业培养、引进和评价人才等方面工作还有欠缺。
     
整改情况:一是充分发挥创业贷款担保基金的信用担保功能,通过给予民营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的方式,努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省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0.5亿元,直接扶持创业者26.1万人,带动就业再就业岗位94.1万人次;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2%,直接扶持创业者1万人,带动3.3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结合我省高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际,加大民营企业继续教育工作倾斜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培训急需的、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助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截至2020年7月,以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载体建设继续教育基地4个,累计投入200万元用于资助民营企业举办25期高级研修班,为各类民营企业所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人次。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职工培训工作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为深化校企合作,落实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由审批转变为备案管理的政策,印发了《省人社厅关于对全省技工院校、民办培训学校实施专业设置备案管理的通知》,指导技工院校按照市场和民营企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等方式培训民营企业在岗职工和所需技能人才。四是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博士后人才,开展了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14家科研开发型民营企业创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动了民营企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五是加大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力度,持续开辟民营企业“直推直报”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选拔工作中,选拔出各类企业人才65人;在部署开展“第七批省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推荐工作中,设立民营企业“直推直报”绿色通道,鼓励民营企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六是畅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建立了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机制,印发了《吉林省享受“18条”人才政策待遇对象的评定办法》,对我省引进人才和省内符合激励条件的自有人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评定。建立了民营企业特殊人才职称专门认定机制,对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民营企业特殊人才实行职称单独设定、专门评审和直接认定。2020年已对212名省内申报民营高级经济师职称的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评审,通过人才评价和职称激励,助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省内优秀民营企业家奠定了重要基础。加大对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力度,先后向3家民办高校和13家民营企业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授权6个行业协会参与和管理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强化了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七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组织开展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组织申请试点的民营企业进行了现场观摩,召开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现场会,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标准,为有申报意愿的企业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有差距

1. 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没有深入研究彻底肃清孙政才、苏荣、王珉流毒影响,巩固净化政治生态。

整改情况:一是2019年8月29日,厅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厅领导班子和厅级领导干部谈对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建议,按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七个有之”的要求,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查摆具体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二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强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采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全厅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组织全厅基层党支部召开“以案例明法纪、严守党的纪律”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裴占荣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按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苏荣、王珉流毒影响。

2. 对干部的价值取向,思想状况掌握得不深不透,干部队伍中存在“两面人”。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开展集中谈心谈话活动,全厅各基层党组织书记采取“六必讲、五必谈、三必访”的形式,共组织谈心谈话386次,及时掌握了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组织全厅党员干部观看大型纪录片《信仰的力量》,开展“庆七一、守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规范政治言行,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

3. 一些干部对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重视不够。

整改情况:一是对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加强教育和政策宣讲,在年初集中填报前,邀请相关工作专家开展专题辅导,传达学习新政策、新要求,教育引导全厅广大干部充分认清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重大意义。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对存在漏报问题的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对存在瞒报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有力强化了查核结果的运用。坚持凡提必核,对拟提拔为副处级以上职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拟转任重要岗位的干部进行重点核查,对存在瞒报、漏报问题的进行严肃处理。

4. 抵制防止“七个有之”还不彻底,本位主义还有一定程度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吴兰厅长带头讲“守住初心、紧跟核心”主题党课、参观长春革命英雄烈士陵园和黄大年工作室、集中学习第九届全国“双满意”公务员和集体先进事迹等活动,引导全厅党员干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自觉抵制和防止“七个有之”问题。二是针对在‘放管服’改革中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本部门、本处室利益放权不够主动问题,组织全厅基层党支部召开“树立正确权力观,为人民用好权”组织生活会,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论述,引导全厅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断强化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为深化我厅“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三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制定了《省人社厅进一步下放事权工作方案》,主动下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企业职工正常退休等4项审批服务事权,做到能下放的坚决放、放到位,尽可能方便群众办事,用实际行动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不牢

1. 不健康的权力观尚未根除,落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不主动,社保、考试、招聘、职称申报、档案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等一些重要业务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整改情况:一是出台了“吉林智慧人社”主数据库对接等4套标准规范手册,为跨部门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提供统一的标准规范,确保不同业务系统能够实现业务协同。二是按照对接标准规范,己完成就业失业登记、用工备案、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试、工资、事业单位管理、社保卡、仲裁办案等业务系统分别与“吉林智慧人社”主数据库、大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业务协同平台及公共服务渠道的技术对接,实现信息查询和共享。社保系统己经完成了所有测试工作,现处于试运行阶段。三是按照《“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要求,与省政数局通过省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11大类50个小项信息共享。

2. 服务意识还有差距,在“问民需、解民难”上做得还不够,对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执行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全面梳理我省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等方面的11条惠企惠民政策,明确政策出处、适用范围、政策要点、申报程序,形成了《省人社厅惠企惠民政策指南》,在人社厅门户网站显要位置发布。二是制定印发了《省人社厅2019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了任务分工,强化了责任落实。举办了政务公开专题培训,围绕政务公开发展历程、当前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形势任务以及解读2019年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方面内容,对全厅近200名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完善了我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加强厅直属单位间密切配合、积极协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政务公开任务落到实处。三是以“不忘初心系民生,勇担使命促就业”为主题,开展了全省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通过发放《吉林省就业创业清单手册》公布政策服务清单等6项行动内容,切实提升了就业政策知晓度、落实率,提高就业服务满意度、实效性。召开了“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积极宣传解读就业政策,倾听民营企业声音,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

3. 窗口单位分散、证明材料多、排队时间长、热线打不通、办事程序复杂等问题仍然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了《省本级“一窗式”实体服务大厅建设方案》,协调落实专项维修改造资金,正全面组织建设,确保服务大厅早日投入使用。二是全面梳理人社业务领域证明事项,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印发了省人社厅《关于取消部分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的通知》,通过告知承诺制、部门间审核、网络查验等方式精简证明材料14个,减工作时限126个工作日,减证明事项8个。三是印发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行风建设工作机构的通知》,及时调整完善行风建设工作机构,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深入推进全省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四是开展了全省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项整改工作,通过精减证明材料、减少排队时间、压缩办结时限、严格工作纪律、推进设施便民、保障热线畅通等措施,重点整改证明材料多、排队时间久、办结时限长、工作纪律差、设施不便民、热线不好打等6个突出问题,做到随发现随整改随提升,形成“办事不求人”的长效机制,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五是开展了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答题和比武竞赛,通过以比促练、以练促用,不断提高人社服务效能,营造了人人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的浓厚氛围。六是建立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开展线上线下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实现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确保每个企业和群众都能自愿自主真实评价,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和群众对人社政务服务的感受和诉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推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七是开展了“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围绕人社服务高频事项,以标准化促服务规范,以信息化促服务创新,以资源整合促服务效能提升,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4.“ 治欠保支”工作推进不力,不敢较真碰硬。

整改情况:一是2019年我省重点开展了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和冬季攻坚行动2次,围绕“三查两清零”目标,全省人社系统成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作问题676起,为9545名农民工讨薪约1.95亿元。二是以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吉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追究责任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及部门监督责任,力戒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同省政府督查室等单位成立专项调查组,2019年7—9月对国家交办的3个地区、3起拖欠农民工工资重点案件进行了实地督办指导。三是举办了“不忘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专题培训班,全省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共计185名同志参加了培训,通过解读国家和我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以及劳动监察典型案件办理标准化、规范化、实务剖析讲解,提高了全省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四是及时督办了某市欠薪舆情案件,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项调查组第一时间赴该市实地核查,71名农民工被拖欠的220万元工资当即发放到位,挪用的资金已归还并与施工单位结清工程款。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情况通报,对扎实做好治欠保支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了全省地方党委重视程度,进一步压实了根治欠薪属地治理责任。五是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擦亮行业窗口”行动,以窗口单位为重点,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衡量标准,从服务意识、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入手,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服务文明、快捷高效、人民满意的人社服务窗口。

(五)脱贫攻坚工作不扎实不精准

1.“ 扶贫车间”认定和政策落实有偏差。

整改情况:一是2019年6月14日,召开了全省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对全省就业扶贫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对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整,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扶贫车间创建工作。二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函字〔2019〕122号),规范了扶贫车间创建模式,积极打造“工厂式”“基地式”“居家式”“融合式”扶贫车间。建立了扶贫车间月调度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全省扶贫车间规模和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情况。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省创建扶贫车间累计达到8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015人,占比达22.5%,全省扶贫车间规模持续扩大,吸纳贫困人口比例有较大提高。

2.“ 雨露计划”实施不及时。

整改情况:会同省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雨露计划”工作指南》,指导全省各地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协助扶贫部门开展“雨露计划”排查督导工作。

3. 劳务协作台账数据不准。

整改情况:一是责成相关部门就劳务协作台账数据不准问题作出情况说明。二是指导相关部门做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数据统计工作,建立了劳务协作实名制统计台账,每月调度一次劳务协作工作进展情况。三是指导相关部门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优势,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力度,积极组织与宁波市劳务协作,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就业。截至2020年6月末,共组织123名贫困劳动力到宁波就业。四是指导全省加强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实名制管理,实行季度调度统计制度。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累计培育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735人。

二、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差距

1. 厅党组理论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情况:认真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制定厅党组理论学习计划,注重通过学习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截至2019年12月末,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其中学习研讨9次,充分发挥了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

2.“ 两学一做”存在“两层皮”。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印发了《省人社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破解全省人社工作改革发展的实践难题、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同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人社工作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工作,组织全厅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逐段逐句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对照检视分析问题,推动各项人社工作落实。三是印发了《关于探索实行“合聚变”工作法打造机关党建特色品牌的意见》,引导全厅基层党组织树立“协同联动、共建互补”工作理念,建立开放融合党的组织生活模式,实现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融,有效解决“两层皮”问题。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得不实

1. 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全厅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厅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进行调整,专门成立了厅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通过明确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和主要职责,不断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建立了厅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和有关文件机制,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目标绩效管理。巡视整改期间,厅党组会传达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和有关文件1次,厅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1次,厅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1次,按期向省委报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2次。

2.“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不强。

整改情况:一是把意识形态专题纳入《2019年全厅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全厅党员干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二是加强了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厅党组定期研究人社领域重大舆情、重点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3. 舆情管控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落实舆情工作主体责任,涉事地方和涉事责任部门承担舆情工作第一主体责任。加强人社系统网络舆情监控,升级舆情采集系统,修订了定期舆情报告的监测内容和报告形式。准确把握舆情回应标准,做到科学研判、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正确处置。二是充分运用媒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落实“1+2+X”(政策原文+新闻通稿和解读文章+多样形式)宣传模式,围绕重大部署、重要政策、重点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及时准确发布解读政策信息。三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举办了网络舆情高级研修班,壮大骨干网评员队伍,充分利用厅内“一网一报一刊和三微一端”等自有媒体,讲好人社故事、传播人社声音。

三、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整改情况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1. 档案材料管理不够规范,审核不够严格。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干部档案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干部档案管理政策法规要求,完善我厅档案管理制度办法。二是推进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注重加强档案管理审核、认定及使用等工作流程管控。

(二)因私出国(境)审批与证件管理不够规范

1. 因私出国(境)审批时间不够明确,较为宽泛。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落实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政策法规要求,修订完善了我厅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制度办法,提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流程管理等工作,在履行出国(境)审批程序中,严格界定时间节点和时限等情况,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要求。

2. 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不够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因私出国(境)管理,建立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台账,及时完成登记备案人员信息报备,做到不遗漏、不延误。强化及时催缴等动态跟踪管理工作,督促因私出国(境)的领导干部及时交回证件。二是对不遵守证件管理规定不能及时归还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惩前毖后强化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工作的严肃性、纪律性。

(三)基层组织功能和凝聚力战斗力有所弱化

1. 党组对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监督不够有力。有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有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走过场,有的重业务轻党建、重材料重痕迹,存在补写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现象。

整改情况:一是厅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省直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刻认识机关党的建设极端重要性。印发了《关于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推动全厅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二是重新修订了《省人社厅党组定期议党和专题议党制度》,截至2019年12月末,厅党组专题议党16次、定期议党2次,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有力解决了厅直属机关党委人员不足等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建立了党建工作定期督导调研工作机制,2019年7月中旬对全厅各级党组织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情况,特别是“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调研,防止了个别支部和党员补写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现象发生。四是按照省直机关工委部署要求,组织实施了党建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建立厅直属机关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标准,全面加强全厅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利用3年时间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全厅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四、党的作风建设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

1. 单纯靠会议和文件推动落实的做法还没有彻底根除。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精简文件会议的意见》,对严格控制发文、开会数量提出明确要求,对发文和会议审批程序进行规范,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委精简会议和文件的各项要求。二是为着力解决“落而不实”问题,制定了《省人社厅督查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原则、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工作程序、方式方法等内容,强化对上级部署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和厅党组的重要决定、重要批示进行跟踪调度,在全厅营造重视抓落实、共同抓落实、聚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 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

整改情况:一是修改完善并印发了《吉林省人社厅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意见》,在制度机制上确保领导干部真正下得去、沉到底、摸得实,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将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困难职工社保缴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服务保障”等人社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纳入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由厅级领导干部领题调研,在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禁而未绝

1. 自上而下压力传导不够,没有形成高压态势。

整改情况:重新修订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化厅党组、厅直属机关党组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主体责任,并作为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2.2013 年至今,某事业单位违规借用某银行办公用房。

整改情况:一是责成该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向厅党组作出书面情况说明。二是该事业单位认真落实厅领导的批示要求,归还了某银行办公用房,并于2019年7月22日搬入了省人才大厦8楼、9楼办公。

(三)作风整顿持续加力不够

1. 不敢担、不敢为,新官不理旧账。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整改情况:一是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印发了《关于在全厅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开展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题学习讨论活动,重点整治贯彻落实、服务群众、调查研究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大力倡导真抓实干、担当作为,防止和纠正不作为、慢作为等机关不良风气。二是为加强绩效管理和平时考核的有效对接,研究制定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完善了干部约束和激励机制。三是针对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历史挂账问题,开展了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挂账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制定了《省人社厅往来款项清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厅领导为组长、各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省人社厅往来款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核对清查、款项清理、总结处置3个阶段对长期挂账往来款项开展清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出台了《省人社厅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往来款项清理长效机制,规范往来款项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做好清理工作,能立即清理的已清理完毕,历史遗留长期挂账已按程序申请核销,进一步落实责任,各单位每年都要清理,建立清理工作长效机制,避免发生新的挂账问题。四是针对长春博士后公寓自建成以来产权没有分割问题,积极与吉林大学沟通协商了长春博士后公寓产权相关事宜,研究采取“尽快修、研究用、转让卖”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

2. 不作为、慢作为,“智慧人社”项目建设推进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深入推进业务标准化,根据“放管服”和机构改革实际,动态调整省本级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新版清单包括78个主项、199个子项和408个办理项),组织对没有信息系统的业务事项进行确认,逐项编制业务系统开发需求,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奠定了工作基础。完善省政务服务管理系统人社领域信息,人社服务事项累计264项接入省政务服务管理系统,完成了省政数局部署的阶段性任务。二是涉及46项未实现网上办理的“吉林智慧人社”二期建设项目,软件开发工作已完成,现已上线运行,并逐步开展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工作。三是启动了“吉林智慧人社”三期建设,涉及39项政务服务事项和“电子社保卡”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全面推进相关系统开发建设工作,按计划2020年底前开展试运行上线工作。

3. 窗口单位“庸懒散”现象仍然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人社部明察暗访反馈的问题,专门召开人社部暗访反馈问题通报会,对涉及问题的16个窗口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有关单位对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警告处分4人、提醒谈话3人、诫勉谈话2人、调离岗位2人、批评教育4人、通报批评3人、作出书面检查1人。开展了人社部反馈问题专项整改及“回头看”工作,对人社部暗访反馈的问题逐一销号、全面整改。二是开展了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工作,每季度派出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级人社窗口单位进行暗访,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经常性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登记造册立即督促整改。三是结合全省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项整改活动,推行落实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五个严禁”要求,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服务行为,有效防止窗口单位“庸懒散”问题发生。四是以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先进事迹巡回演讲为契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着力营造榜样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

五、党的纪律建设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违反工作纪律问题突出

1.2018 年7月在组织某考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失误。

整改情况:驻厅纪检监察组对在某考试过程中未认真履行职责的2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立案审查,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分别给予2人党内警告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二)违反财经法规问题多发

1. 执行招投标规定不严格。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2013—2015年各种证书、法规汇编等印刷项目支出未履行招标程序问题,责成厅规划财务处就未履行招标程序问题作出书面情况说明。做好政府集中采购印刷资质供应商招标工作,已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了厅本级2019—2020年印刷资质供应商。规范我厅印刷采购程序,保证了厅机关印刷供应商采购程序上合法、合规和采购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二是制定出台了《省人社厅经济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采购管理、收支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对采购管理程序、权限、方式等进行了统一规范,提高采购业务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防控资金资产管理活动风险。三是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意见》,整合了厅机关财务管理体制,由厅规划财务处统一管理厅本级财务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2. 坐收坐支政府非税收入。

整改情况:针对2014年至2015年某事业单位坐支培训费的问题,该事业单位及时办理了非税收入票据,并且将培训结余款全部上交省财政。

3. 白条入账现象。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某事业单位2018年无发票支出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的问题,该事业单位协调某人才开发有限公司补齐了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发票。二是针对某事业单位2017年无发票支出见习企业培训费用的问题,该事业单位联系了相关见习企业,能补开培训费用发票的企业进行了补开,不能补开发票的企业出具了情况说明。三是为加强我厅各集中核算单位财务支出票据审核管理,规范财务支出行为,制定了《省人社厅财务管理中心集中核算支出票据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厅集中核算单位使用财务票据情况进行明确规定,规范入账票据管理工作。

(三)创业、人才等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存在廉政风险

1. 创业资金分配使用把关不严格监管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对申报材料不规范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得的专项资金全额进行了追缴,并已退回至省财政专用账户。二是制定了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评审流程及评审细则,充分借鉴审计结果,建立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前置审核机制。

2. 未按规定使用人才开发资金。

整改情况:一是为加强人才开发资金使用管理,起草了《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资金申报、审核、评审、绩效、用途等程序,以及资金专款专用、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单独管理等内容,强化资金最终使用者主体责任和项目执行者管理责任。二是针对2018年省内个别单位和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人才开发资金问题,约谈了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责成有关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吉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吉林省人才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切实加大对受资助的人才资金管理和规范力度,确保固定资产及时入账、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规范项目支出。经厅审计监督局两次复核,认定其全部整改到位。

(四)重大工程项目等存在廉政风险

1.“ 智慧人社”信息化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有不规范之处。

整改情况:一是为规范“智慧人社”信息化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邀请法律顾问围绕《招投标法》《合同法》,对相关单位15名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是该单位完善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智慧人社”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内控制度,确立了项目三级审核机制,规范了“智慧人社”信息化项目管理。三是加强了“智慧人社”信息化项目法理文件的法审工作,确保所有法理文件全部通过法律顾问的审核把关,使招标程序更加严谨科学。四是驻厅纪检监察组对该单位工程公开招投标有不规范之处问题进行了函询。

2. 某事业单位经费使用存在廉政风险。

整改情况:一是责令该单位就财政拨款执行情况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补充机关食堂餐费情况,向驻厅纪检监察组作出书面情况说明。二是该单位制定了询价和招投标工作流程,建立资金使用审计监督机制,每季度进行内部财务审计、每半年聘请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消除廉政风险隐患。

六、反腐败斗争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得不实

1. 压力传导不到底,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和重点事的监督缺少有效措施,违纪违法问题多发。

整改情况:一是按照“组织落实、教育引导、管理监督”三项责任的要求,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压实厅党组及厅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二是建立了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每季度督导提示制度,每季度向全厅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放提示函,重点对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进行督导提示,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全厅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三是对省人社厅、全省社保系统新入职、新提拔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向干部印发《党风廉政建设提醒函》,做到关口前移,不断强化干部“底线”“红线”意识。

2.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告诫不及时。

整改情况:一是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经常“咬耳扯袖”,做实日常监督。二是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巡视整改期间,全厅基层党支部书记按照“五必谈”要求,普遍与所属党员、干部开展了1次谈心谈话,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三是加强全厅纪检组织设置,建立“驻厅纪检监察组—厅机关纪委—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一体化监督执纪体系,通过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和重点事监督,形成了全方位覆盖、无监督死角的纪检监督格局。

(二)监督执纪问责不够有力

1. 驻厅纪检监察组对全省社保部门纪检工作整体统筹部署和指导不够有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弱化。

整改情况:一是省社保局党组进一步完善了与驻厅纪检监察组工作报备机制,拟研究的“三重一大”事项须提前向驻厅纪检监察组报备,驻厅纪检监察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二是督促省社保局各处室、单位围绕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等权力运行过程对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并查找出廉政风险点152个。三是对省社保局权力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绘制权力和资金运行走向图、流程图,以及监督保障图,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完善监督体系。四是2019年7月17日,2020年4月16日,督促省社保局党组连续两年召开全省社保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督促推动全省社保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五是加强社保系统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督促全省各级社保局配齐配强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借助全国人社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和全省社保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共对全省社保系统132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培训,增强了全省社保系统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和水平。六是督促省社保局编撰印发全省社保系统《警示录》。

2. 监督执纪主动性不强,查办上级纪委和公检法移交的案件多,主动查办案件少。

整改情况:一是与厅机关党委联合下发《关于在厅直属机关实行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提示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党支部围绕党的建设“八项要求”,突出“六大纪律”,紧盯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点岗位,每季度上报“提示函”,驻厅纪检监察组根据“提示函”情况,对相关工作跟踪督促,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如多次提醒改进效果不明显,则对本人或上级领导下发“警示函”,并视情形进行约谈。二是开展了问题线索排查工作,对近年来受理的相关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建立台账并逐件筛查,加快案件查办进度。三是建立了省人社厅、省社保局《省管干部政治生态册》,完善驻在部门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建设,使监督执纪更加精准。四是对驻在部门扶贫开发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召开调度会、明查暗访、调研督导、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重点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针对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分别进行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纪检监察建议》,督促驻在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出台《省人社厅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六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从2019年6月至今,驻厅纪检监察组收到问题线索82件,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相关问题线索39件,其中向省纪委监委移交省管干部问题线索2件;指定管辖2件;立案8件,结案7件;函询14人次、约谈提醒2人、批评教育18人、诫勉谈话12人;受到党纪处分7人,受到政务处分1人。

(三)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

1. 党组对基层单位廉政风险点排查缺少审核把关,对重点处室单位缺少内控机制和有效的防控措施。

整改情况:一是结合《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有关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厅党组会议议事程序的通知》,从确定议题、准备材料、讨论程序等方面规范了厅党组会议议事程序,建立了厅党组决策机制,推进了厅党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防范决策失误和风险。二是组织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强化源头防范、源头治理,由厅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围绕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等权力运行过程,排查出高、中、低等级廉政风险点142个,制定防控措施244条,切实增强了全厅党员干部预防腐败的责任意识。三是为规范我厅财务管理工作和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理顺职能、机构建设、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强化基础等方面,对改进和完善厅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提出了14条具体措施,防范化解风险,提高资金效益。

2. 在社保经办、项目评审、资金分配、考试录用、职称评定、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自由裁量权较大,工作流程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廉政风险。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了自由裁量权排查工作,围绕社保经办、项目评审、资金分配、考试录用、职称评定、教育培训等方面,规范权力运行流程18个,减少自由裁量事项35个,建立内控机制和制度36项,通过切实减少自由裁量权促使权力规范运行。二是对全厅现有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编制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写《服务指南》,明确适用范围、设定依据、规范办理流程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有效用《清单》管理事项、用《指南》约束权责。三是为防范省级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印发了《省人社厅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暂行办法》《省人社厅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厅党组统一领导、各处室分工合作、全过程监督管控、多渠道保障安全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加强对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监管,防止虚报冒领、挤占挪用问题发生。

(四)巡察利剑作用没有充分彰显

1. 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不够,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重点事关注不够。

整改情况:一是为更好地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厅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二是配合省委巡视工作及时开展了厅内第五轮巡察,厅党组书记、厅长吴兰同志亲自作巡察工作动员,由3位厅领导分别带队,紧扣“六大纪律”、紧盯“三大问题”、抓住“三个重点”,对3家直属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对3家直属单位进行巡察“回头看”。在巡察过程中,开展巡察谈话95人、查阅资料120余份,发现问题37个、提出整改意见46条,体现了厅党组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彰显了巡察利剑作用。

七、关于上轮巡视整改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主要采取深入一线、监督检查、现场督导和厅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查摆自身问题等方式,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4个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切实维护了中央八项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了重要节日节点开展教育提醒、身边典型违纪案例通报曝光机制。省委巡视及整改期间,针对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专门印发通知开展廉政教育,对身边发生的4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着力营造了“不敢腐”的政治氛围。三是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采取举办一次专题展览、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撰写一篇廉政文章活动形式,不断筑牢了全厅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隐患易发多发,廉政风险依然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将监督执纪关口前移,增加过程监督环节,对全厅3万元以上资金、项目和各类考试进行过程监督,加密监督网,降低廉政风险。二是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对厅机关在同一处室、同一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51名干部进行岗位交流,实现干部多岗位锻炼、防范岗位风险。三是开展了厅内巡察审计和2018年度财务资金收支审计工作,通过巡察审计和内部审计,发现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督促相关处室(单位)及时整改到位,进一步提高了厅直属机关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消除了资金管理风险。

(三)日常监督不严格,违纪违法时有发生

整改情况 一是督促基层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抓早抓小。二是组织全厅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使铁的纪律成为全厅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431—88690615、88690617;   

邮寄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3336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邮    编:13002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共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

                2020年7月31日

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
  8月3日,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胡玉亭到永吉县检查防汛工作
8月2日,在全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后,民族宗教网
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 胡玉亭讲话
7月31日,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民族宗教网
吉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7月28日,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