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公共产品

23.04.2017  13:31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而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在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特别是某些大国拒绝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背景下,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世界提供的这项制度性公共产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中国逐步成为构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参与者,在自身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开启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力度更大,程度更高。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配合,中国开放的空间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的对象从以发达国家为主扩展到世界各国;开放的内容从单纯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拓展到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为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越大。

  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开放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在国际经济学中,多边主义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学家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如果一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具备开放性特征,它就能加快多边主义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都有“进入门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某些发达国家不仅放弃了多边主义理念,也开始放弃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转向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一带一路”建设则不同。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它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其开放性是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它不是排他性的合作机制,而是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新途径,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有别于以规则为导向的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以发展为导向,着力破解“发展缺位”这一全球治理难题。“发展缺位”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现为其没有解决拥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相比之下,以发展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建设把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作为核心目标。“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众多且差异性较大,预设一个统一的合作机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从各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行多元化的合作机制,致力于打造以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比如,它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就是考虑到基础设施落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瓶颈。在实践中,它既可以与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又与现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并行不悖、相互补充,有力地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等途径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是大国的责任,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某些大国认定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得不偿失,甚至抛弃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转向双边经贸合作,或者要求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重新谈判。而“一带一路”建设彰显的正确义利观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这一义利观强调以义为先、义利结合,主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平等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发挥各国现有比较优势,并促进其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深入发展。(李向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