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促发展--敦化市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高正佳 张伟国 赵勇 王胜男
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局面,地处长吉图节点的敦化市依旧提出了较高发展目标——
GDP增速10%,达到21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2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增幅15%。改善民生步伐加快,“四城联创”持续……
数据透着底气、自信。对此,市委书记唐文忠给出了答案:今年敦化实行的“四大工程”,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就是他们说的,“四轮驱动”促发展。
经济跃升工程:围绕一条主线,绿色转型。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端午节前夕,记者顶着蒙蒙细雨走进敦化医药城敖东工业园。扩建升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四大厂房已起架四层多,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工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22公顷,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打造集药品研发、保健品跟进、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园区负责人姜维告诉记者,工程共分三期,如今前两期已全部结束。
医药产业是敦化的支柱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4户,去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8亿元,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敖东工业园为核心,规划了一个医药产业园区,目前,入区企业除敖东工业园外,华康工业园已经开工建设,亚泰工业园正在谋划。今年敦化将有7至8个超亿元医药品种,更多的西药品种正在积极培育中。
围绕绿色转型发展,敦化的新兴物流业、旅游业迅速崛起。
市南郊的六鼎山风景区,依山傍水,群峰环绕,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唐代渤海国古墓群、东北亚最大的佛教尼众道场、亚洲最大的露天坐佛像、清祖祠……2012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第一家文化旅游区;2014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5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进入5A级景区预备名单。按照“你有我奇,你奇我特”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规划了八大园区。依托大项目支撑,快速发展。目前,共包装项目13个。其中,投资2亿元的商业中心已投入使用,商务酒店群已开工建设;敦化古镇、静心中心、玉雕文化产业园、敦化动物园已全面启动。去年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今年将突破100万人次。
利用地处长吉图节点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物流之都”:规划6.5平方公里的综合物流园区已正式启动,目前在建的长德商贸物流城项目是我省东部规划面积最大、经营商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基地。昇吉东物流园、欧亚购物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已签约,将带动物流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信心满满和底气十足,缘于“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今年,敦化市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大项目建设风起云涌,“经济跃升工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民生普惠工程:朝着一个目标,让城乡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包办”百姓衣食住
发展经济是为了富县裕民。于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水平和覆盖面、扎实推进棚户区、“暖房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生公寓建设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一件件实事被纳入到民生普惠工程中,正在得到落实。
金鼎小区,一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这片坐落于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内的农民集中安置小区,也是江南镇省级城镇化示范镇新镇区建设的一部分。市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郑冬指着小区项目建设规划图给我们勾勒了一个配套设施俱全、功能齐全的生态新区:地下配置农贸市场、车库、仓库储藏间,地上是幼儿园、村委会办公场所,并设置有党爱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所和村民活动室等场所。
这项民生工程还创新完善了失地农民进城保障体系,进城后,农民的养老保险、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大幅提高,村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民的住房从原有市值5万元左右的农村小产权房变为市值30万元左右的城区大产权楼房,固定资产增值近6倍;通过土地补偿分期支付方式,1公顷土地可让农民年增加收入7.2万元,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由4000元左右,变为人均年收入24000元,增长了近6倍;实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试点村的失地农民由原来每月60多元的农村养老保险转变成每月近500元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增长了近10倍!
与金鼎小区农民同样高兴的还有住在“凯悦名居”的金女士,因为她搬进了梦寐以求的保障性住房,住进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暖气楼。“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每月租金还不到50元。”
环境靓美工程:本着一个宗旨,宜居宜业。城乡统筹绘美景
夏日的敦化,树木郁郁葱葱,宜人的空气中散发着百花的清香,宽敞的街路、开阔的绿化带及造型各异的花草树木,透露着大城市的气派,“一街一品”的特色正在形成。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敦化市大大小小的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跳广场舞,打羽毛球,踢毽球……敦化的百姓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诠释着自己的幸福感。
如果把敦化市称为“广场城市”一点都不过分:58.3万平方公里的城区,拥有18个休闲娱乐广场,最大的渤海广场面积7.5万平方米。街街临广场,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出行500米便有一个休闲广场”的幸福。
“环境靓美工程”着眼城乡统筹发展,敦化市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一江一河”水生态建设,对牡丹江流域开展分段治理,力争3至5年城区新增水域面积150万平方米。
在雁鸣湖旁的小山村,记者看到这里民房整齐,村路干净。清一色的白墙农家小院儿,绿树成荫。综合整治前,这里可是地沟内垃圾随处可见。
今年,敦化市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示范引领、村村提升”工程,加大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扎实推进安全饮水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开展魅力乡村、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魅力小城镇。
依法治市工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营造法治氛围
在敦化城区18个广场中,一个特殊的广场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就是翰章大街旁的“法治文化广场”。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四周绿荫环绕。广场内一个个石碑、石书、石柱上刻有《刑法》、《婚姻法》等法律条文和古今中外名人名言,36米的长廊里挂满了法律知识宣传海报,吸引不少人驻足,阅读浏览。与其它广场相比,这里多了一份庄严与宁静。
76岁的柏登海大爷告诉记者,他没事就会来广场“遛达”。“到这里既可以休闲娱乐,还能顺便学学法律知识,挺好的。依法治国是全民的事儿,大伙儿都得学习。”柏登海说。
“依法治市工程”是敦化市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一个具体举措。市司法局副局长耿立群告诉记者,敦化市实施“依法治市工程”以来,利用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电子显示屏、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宣传法律知识,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法治文化广场每年也会不定期举办几场普法文艺汇演。
“依法治市工程”中一大亮点是创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对此,官地镇领导体会颇深——
去年8月,镇政府法律顾问刘兆军了解到黄昌彬等6名四川农民工因老板拖欠工资数次到镇政府、市里上访,并准备一直上访到州里、省里,动静闹得很大。他经过近7天的调查了解,数十次劝说、调解双方,最终使6名农民工如愿拿到了工钱。这是敦化市创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后解决的诸多案例中一例。
据耿立群介绍,敦化市制定出台了《敦化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市、乡(镇、街)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同时,在有条件的各党政机关,配备法律顾问和推行设立公职律师。唐文忠说:“依法治市从制度上做起,从领导做起,就会逐步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状。”
在敦化采访的几天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全民学法的氛围。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每年学习不少于4次,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年全市最少组织1次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普法考试,并将成绩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着眼大格局,谋划大发展。寓自身发展于国家和全省大战略中,使敦化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宽、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人们有理由相信,敦化市在全省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一定能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