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供销社办到网上去——浙江省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调查
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做好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供销社取得哪些经验、又遇到哪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研——
网上购物在我国多数偏远农村仍是稀罕物,然而在浙江山村,如今网购、网售却是寻常之事。
网店开进村
早春时节,细雨纷纷,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贾家村的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村中央有座老宅院,黑瓦飞檐,墙漆斑驳,显示出小村的古旧。就在老宅院的对面,大学生村官贾冰溶开了个小商店。
村里开店不稀奇。哪个村子没有小商店?奇的是贾冰溶的小店几乎没什么货。原来,她开的是网店。确切地说,她照看的是浙江省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村里谁想买东西,来她这里上网下单,货到付款;想卖农副产品,也来她这里登记,由供销社打包上网销售。
60多岁的贾明中在网上买了一瓶杨梅酒,今天货到了。货送到家门口,比在镇上商场里买还便宜。老人脸上乐开了花。
50多岁的秦丽华,自家做了十几斤笋干菜,今天来小店作登记。“以前自家做的笋干菜,要自己送到镇上卖。现在供销社上门收货,一斤能给20多元,价钱好,又方便。”
方便、实惠,是农民对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评价。这样的服务站,如今在浙江农村随处可见。
解决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成果不小,但成本并不高。贾冰溶说,房子是她自己的,供销社给外墙做了统一粉刷,她只投资上万元置办了货架。员工就是贾冰溶自己,没有底薪,供销社给她返点,能挣多少全看业务量。贾家村店去年12月28日才开始营业,村子里人口不多,目前业务量并不大。“网购代买每天有五六笔,代卖今年登记了几十笔。”
村里网店业务量小,但千万别小看这种扎根农村的电子商务。浙江省供销社数据显示,通过电子商务途径,2014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共计销售茶叶、食用菌、干果、水产等农产品7.6亿元,同比增长347%。
买卖搬上网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要成功运行,需要系统性的网络平台来支撑。2013年初,浙江省供销社启动了网上“供销百馆万店”工程。“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浙江网上农产品大市场。”浙江省供销社理事会主任马柏伟说。
为此,浙江省供销社创办了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大农业电子商务的综合运营和服务,目前有员工30人。除了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省供销社系统旗下还有众多电子商务公司。虽然完全是市场化运营,但所有这些电子商务公司都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主要业务也都是涉农的。
资金投入注重借助社会力量。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一民介绍,公司注册资金2700万元,社会资本占20%股份。不仅资金投入注重引入社会力量,网络平台也善于依托既有的公共平台。浙江省供销社与淘宝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承建淘宝网浙江省馆和京东商城浙江省馆,作为供销社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
点开淘宝网上的“浙江馆”页面,只见茶叶、笋干菜、鲜鱼等各种地方农副产品应有尽有。浙江兴合电子商务公司承建的“淘宝网·浙江馆”目前已入驻网商657家,入驻商品2000余种,其中浙江地标产品159个、中华老字号产品75个、浙江重点地域特色产品628个。宁波市供销社承建的“淘宝网·宁波馆”,开馆7天销售额就高达1400万元,成为浙江供销社系统淘宝网开馆期间销售业绩最好的市级馆。
马柏伟说,截至目前,浙江省供销社已在淘宝网、1号店及京东商城等三大电子商务平台上建成各类地方特色馆18个,入驻网商近1500家,入驻商品近4000种,并与2000多家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建立了产销对接关系。
生意做得火
常见网上卖农副产品,听说过在网上“卖”田吗?去年3月,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靠在网上“卖”田,而且是卖别人的田,成功地火了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3月,兴合公司提出土地网上流转新创意,联合阿里“聚划算”和安徽绩溪市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对绩溪闲散土地以私人定制农场的方式,向网民推出了一个“聚土地”认购活动。兴合公司首席运营官方献礼说,活动一推出就获得全国网民的极大关注,总共两天的网上营销活动,页面点击量达5亿多次,有35万多人在线咨询,2699人下单,成交土地339.9亩,交易额近200万元。
供销社都能在网上把农田“卖”好,其他的更不在话下。
“去年杨梅上市旺季,最多一天发了3000多箱。实在忙不过来,公司几乎所有人都下到农村田间地头,帮忙打包。”大通公司经理助理付元庆说。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上虞供销社下属的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经营“淘宝网·上虞馆”、“1号店·上虞馆”。
走进绍兴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见玻璃墙上醒目地书写着这3组数据:
“6月12日至20日,8天时间,销售杨梅7526单13640箱,总销售额105.66万元,页面访问量突破22万人次。”
“8月7日至14日,8天时间,销售葡萄8619单10342箱,总销售额81.7万元,页面访问量突破20万人次。”
“9月9日至10月29日,50天时间,销售猕猴桃12312单17237箱,总销售额120.66万元,页面访问量突破35万人次。”
去年正值特色水果杨梅、葡萄、猕猴桃上市旺季,上虞馆通过在网上开展“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营销,既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又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到上虞旅游,带动了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被合作方评为“特产中国明星馆”。
供销社电子商务开展得红火,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以前猕猴桃全靠自己出门推销,旺季集中上市,积压在地头,价格越卖越低。去年委托供销社在网上销售,不仅省心省事,而且每斤比以前多卖了两三元。”上虞章镇小草湾村果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友娣感慨地说。小草湾村果业合作社种了1060亩猕猴桃,去年最远卖到新疆,这在以前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如今,依托电子商务,浙江各地供销社将本地特色农产品迅速打响了品牌。除了上虞“四季仙果”,还有“二都杨梅”、“凤鸣杭白菊”、“山园子山核桃”等等,都已成为网民熟知的品牌。目前,全省供销社发展各类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社)127家,建设各类地方特色馆20个,2014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2.5亿元,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和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5%和400%。浙江供销社的网上生意真是越做越红火!
【札记】 农村电子商务一定要接地气
(责任编辑:任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