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作品的综合考量——简谈茅盾文学奖的重要改进

25.09.2015  10:08

  金秋时节,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五位作家作品获此殊荣和高额奖金。

 

  从这届茅奖开评至今,又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关注文学的热潮,关于获奖作家和作品的评介,关于茅奖评选的话题或文章,各种声音,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并且频繁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引发持续的讨论。在这个物资主义、功利主义至上的时代,国人能够关注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关注当今的文学,感受到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做一次形而上的瞩望,这也说明纯文学仍然具有坚强的写作队伍和广大读者群体。这些无疑都是大好事!

 

  确实,人们有理由格外关注茅奖。因为,它是我国目前四大文学奖项中专事长篇小说评选的奖项,在四个国家级文学奖项中,也是个“重头戏”。茅盾文学奖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路程,见证了我国新时期文学艰难发展成长的历史,在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获得第八届茅奖的莫言和他的“红高粱系列”甚至中篇《透明的红萝卜》已经走向世界,还有《白鹿原》《尘埃落定》《平凡的世界》等获得茅奖的作品,广受欢迎,有望继续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载入史册的文学经典。

 

  三十而立,茅奖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与时俱进的茅奖,也不断改进评选的内涵和方法。究其实,人们最关切的,还是评选是否尊重和体现文学自身的特征、标准和价值?这是就内涵说的。评委的选择和评选过程是否公开公正具有透明度?这是就方法措施说的。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第八届茅奖尤其是第九届茅奖的评选,已经有重要的改进。为了正确认识茅盾文学奖及其引发的文学现像,我们有必要了解茅奖的评选有了哪些重要改进。

 

  一个重要改进,是在组织程序上。以前是“两院制”——先由多是年轻人组成的、思维新锐的初评委,评出20部作品;再交给多是老同志组成的终评委,评出最终获奖的5部作品。这样评选多了一些局限,容易产生问题。所以从第八届起施行了“大评委制”,中国作协聘请来自全国各地的62位作家、评论家担任评委,阅读讨论,从开头评到结束。第九届茅奖评选先经过五轮投票,从252部参评作品中评出十部提名作品,公示三天,最后经第六轮投票,产生了五部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布了实名投票情况。我省作协主席张未民先生,应聘连续两届参加茅奖评选,是我省近年来唯一参加茅奖评选的文艺理论家、评论家。他说责任重大压力也特别大,评委们都怀着执着的文学精神,如履薄冰啊!谈到评奖的感受,评委们说“宁可得罪朋友,也不能得罪文学!

 

  还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值得关注。茅盾文学奖由作品评选已经转向“作品+作家”的综合考量。8月18日在京举行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与会的多数茅奖评委认同这一观点。从第六届就担任茅奖评委的资深评委朱向前提到,从第八届茅奖开始,茅盾文学奖已经发生潜在的变化,即从评作品向评作品和评作家转移。“本届茅奖延续了这一传统。我们对茅奖的评选由原来的侧重单篇作品,到现在考量综合实力和综合影响,王蒙自然就‘浮出水面’。”评委们进一步探讨认为,评作品和评作家,两种尺度没有固定的界限,两者也不能偏废,评委陈福民说:“早期的茅奖评选和现在的评选,历史条件不同,早期的评选主要评单篇作品,那时长篇作品本来就少。今天的茅奖评选并没有摈弃最初的原则,所以我们会考虑作品和作家的综合因素,也会考虑像金宇澄这样初出茅庐的作家写的《繁花》。两种尺度并行,是新时期文学发展30多年的产物。

 

  在全媒体风行全球、浅阅读、碎片阅读和急功近利大行其道的时候,在我们这个不爱读书的大国,还有一些国人关心纯文学,关心文学评奖,也许还会捧起一部获奖的闲书,哪怕是好奇,慢慢读一读,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桑永海)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