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团暗藏多重潜台词 游客图便宜或致维权难

06.05.2015  13:53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段近5分钟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疯传网络,视频中这位女导游用了“脸都不要”、“骗吃骗喝骗旅行”、“会遭报应”等激烈言辞辱骂并威胁游客,数分钟里竟没有游客打断或者表达不满。

 

视频曝光后,社会舆论首先对准了这位导游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关于“低价团”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整个行业影响的思考也愈加深入。记者调查发现,“低价团”除了强制购物的“潜规则”外,还存在强制收取高额押金等现象。专家指出,部分低价旅行团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游客想要维权困难很大。

 

低价团

 

那些没直说的“潜台词

 

还原事件起因还要追溯到4月中旬, 4月12日,在由昆明前往西双版纳之前,陈春艳带团在云南密玉珠宝有限公司购物消费,因嫌游客购物量较少,在旅游车上辱骂游客并威胁取消行程安排、中止旅游合同,遂被游客录像时长5分钟左右。5月2日,该段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被曝出。

 

从视频中女导游的言辞以及事后调查可知,该旅行团是一直备受旅客诟病的“低价团”,每位游客行前仅缴纳了1元的团费。所谓低价就是报团费用远远低于实际出行成本,不可避免,这其中也就暗藏了一些“潜规则”。

 

陈春艳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旅行合同上签的就是“旅游购物团”。“我是按合同来带团的,在回昆明途中,按合同要进几个购物店。这引起了部分游客的不满,说导游黑心,还骂我讽刺我。本来是要一直带他们去西双版纳的,因此就没有再跟了。

 

事实上,旅行社靠低价团费引客,通过强制购物来“找齐”的营销手段早就不新鲜了。在北京某事业单位任职的张女士就告诉记者:“我前年从北京去韩国的4天团费才380元,倒也没有强制购物,但需要给旅行社6万元的押金,一放就是四个月。

 

被追问押金的去向,张女士略带担忧的表示:“也知道旅行社是拿这笔钱去投资,但为了图便宜就没想太多,听说这种已经有破产跑路的了。”可见,在同样的诱人低价中,这些旅行团却有着不同的“潜台词”。

 

游客

 

低调”是有原因的

 

作为“潜规则”的受害者,游客真的不知道可能存在的风险吗?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戴学峰对记者表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服务,“低价团”确实有潜规则,但由于消费者已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且仍然消费,这就不能说是旅行社的阴谋,而应该是双方的“共谋”。

 

张女士告诉记者,报低价团时自己是知道有消费行程的,带团导游主要看整个团的消费额,如果团里有人买够了额度,就不用自己破费了。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报团参与这种旅行团的旅客就等于默认了其可能存在的“潜规则”,高额押金、强制购物等问题都将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