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党代会报告解读之十二: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
项目建设事关经济转型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近年来,从我市经济发展的需求看,抓投资、上项目仍是第一推动力。对于长春来讲,消费是慢增量,出口是微变量,投资是决定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都必须通过抓投资、上项目来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长春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积蓄发展动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强化发展支撑。”
稳增长必须抓投资、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既可以构成当期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又能持续创造有效供给,增加就业数量,扩大经济总量。
调结构必须抓投资、上项目。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尤其是要破解我市二产比例高、国企比重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结构性问题,更离不开投资,必须要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增量调整、平衡存量结构,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惠民生必须抓投资、上项目。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每增加一份投资,可以产生30%至40%的消费需求。增加投资,还可以增加就业数量、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建设大批水、电、气、热、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公平方面,社保、医疗、失业的各种保障设施也都需要大量资金参与,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手段,而项目是扩大投资的依托和载体。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市要坚持项目、产业和经济“点线面”结合,突出重点、选准方向,力争形成更多有效投资。
以有效投资为重点,力求在总量扩张上取得新突破。当前总量不大仍然是我市经济的主要问题,而投资不够,特别是有效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市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瓶颈。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长春提出的“打先锋、站排头”要求,我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投资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将各县市区、开发区的投资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时序进度,明确了完成时限,提出了考核要求。
以产业投资为重点,力求在调整结构上取得新突破。今天的投资总量决定明天的经济增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工业服务业双拉动战略,双管齐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要不断强化工业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注重发挥各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围绕前期、开工、续建、投产等各个环节,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和储备。要把服务业发展攻坚作为调整结构的重中之重,依托长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贸流通、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8个重点方向的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商业综合体,重点打造特色街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推动全市服务业总量扩大、规模扩张、效益提升,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以民间投资为重点,力求在激发活力上取得新突破。近几年,我市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渐优化、质量逐步提高,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推动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市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增幅和占比远高于国有投资、政府投资,这在市场前景不明朗,企业盈利整体下降的当下,实属不易。全国民间投资放缓,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关部委密集出台了进一步落实各种扶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文件,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对我市民间投资而言,是重大的政策机遇,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推进民间投资向高端产业拓展,加速民间投资技术水平先进化、经营业态创新化、企业体量规模化发展。
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力求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突破。近几年,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两横三纵快速路、轻轨三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地铁1、2号线,伊通河综合整治、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总体来看,我市基础设施承载和保障能力有较大提升,但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项目持续增加、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等方面而言,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投资力度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市要按照“保续建、保重点、保民生”的原则,推动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全市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以伊通河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类项目,以路网建设改造为重点的交通运输类项目,以地下管廊为重点的要素保障类项目等。
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力求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我市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依托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把创新成果最终体现到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要全力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千亿级产业。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发创新产品、吸引创新人才。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府服务,保护知识产权,提高诚信水平,厚植创新文化土壤,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