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付德民: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
大贝村党支部书记付德民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把根深深地扎进基层工作中,他将最好的时光付诸于大贝村的黑土地上;他,本是乡村医生,却情牵贫困农民生计,为改变百姓思想弃医从政、造福人民。他就是九台区城子街镇大贝村党支部书记付德民。作为一名党的干部,他冥思苦想脱贫致富的新方法,不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要让大贝村的老百姓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夯实基础 编织梦想
7月21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九台区城子街镇大贝村,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眼神坚毅的村书记。谈及曾经的从医经历,付德民告诉记者:“那时候一心想要救死扶伤,把从医治病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但随着时间的逝去,我发现要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先治疗他们的思想。”是的,曾经的大贝村是有名的后进村,交通闭塞、环境恶劣,村民思想禁锢,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外债累累。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付德民没有退缩,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大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进入大贝村,曾经的砂石土路被平坦的水泥路替代,这是付德民组织村里党员和群众自费参加的水泥路基铺垫,水泥路修好后,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付德民自己出资近10余万元在街道两侧栽植云杉绿化景观树,从而造就了乡间小路如今的绿树成荫、鲜花烂漫。紧接着,付德民又积极争取建设资金,一个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崭新村舍拔地而起,彻底改变了大贝村“村里没村舍,办公没场所,党员活动没着落”的落后局面。
科学规划 追求梦想
付德民认为要让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大力培养玉米制种的技术和能力,他提出在壮大玉米制种产业的主战场上党员必须走在前列,必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协调土地和资金关系,在实践中摸索制种规律,仅两年的时间,大贝村的玉米制种面积已经达到100多公顷,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参与性,目前制种面积仍在扩大,这一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
“花卉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大贝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成为农民增收的另一重要方式。”付德民告诉记者,在他的发展蓝图里将把大贝村打造成为百垧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开展订单农业。据了解,目前已经符合苗木花卉产业生产标准的已经达到30多公顷,百垧苗木花卉基地的建设也正在积极的推进中,基地建成后可使大贝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增加4000元。
展望明天 放飞梦想
当人们为大贝村三年来发生的变化而羡慕不已时,大贝村党支部书记付德民又开始谋划大贝村新的发展蓝图,付德民说:“大贝村的老百姓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大贝村作为我造福一方的基地,我就是要为老百姓谋福祉,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让大贝村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和生态更加美好,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记者从采访中得知,付德民带领村班子研究制定了大贝村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小康大贝”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构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具活力和朝气,更加腾飞和辉煌的大贝村即将出现在世人眼前。
中国吉林网实习记者路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