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敢敲诈勒索官员
5月29日,福州市纪委通报3名处级干部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当地官场流传半年之久的福州版“雷政富事件”渐次曝光。该事件源起于去年10月福州市公安局侦办的一起敲诈勒索案:一茶叶店老板指使泡茶妹,通过色诱党政干部、偷拍开房照,以通奸事实敲诈勒索,先后色诱多名官员,其中一名官员不肯埋单并报警,案件才浮出水面。(《新京报》7月1日)
此事件涉案官员目前多为处级及以上级别干部,其中还包括福建某省直机关1名女干部,其具体人数或超过重庆“雷政富事件”的21人。无论以性质还是涉案人数而论,不可谓不严重。事件最初被警方侦办是去年10月,距今已超过半年,仍有诸多关键信息隐而不露,当地官场流言四起。
案件虽因“敲诈”而起,却引发了“案中案”。除了茶叶店老板及其雇佣的泡茶妹涉嫌敲诈勒索外,“中招”的官员恐怕不只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那么简单。有关“封口费”的来源,涉案官员此前与茶叶店老板之间是否有着不正当交易和往来,同样需要一并查清。
2012年重庆“雷政富事件”曝光后,类似事件在全国已有多起,如2014年初被曝光的衡阳版“雷政富事件”。这些案件中的敲诈行为,针对的都是官员个人,但在本质上指向的其实是对权力的敲诈,看中的正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及其“变现能力”。因此,除了对事件进行司法上的彻查与公开,还有必要在权力制衡与监督上进行反思。
敲诈者敢于将“黑手”伸向官员,至少离不开两个前提条件。一,相信某些官员会“上钩”,而且有能力拿出足够的钱来摆平;二,笃信这些官员不敢报警。被选定的官员几乎无一例外“中招”且鲜有报警者,充分印证了敲诈者的预判。而之所以有如此准确的预见,不外乎是相信这些官员都有“问题”,不敢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这一事件。这与其说是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不如说是钻了权力失范的空子。在一个透明的权力运行体系中,这一行为“得逞”的几率应该会非常低。
在某种程度上,指向官员的敲诈,同样是由权力缺乏必要制衡而导致的次生问题。我们想象的一些不正当的政商关系,多表现为权力主动寻租或商人通过金钱交易来俘获权力。但如“雷政富事件”所示,当权力的“弱点”被充分利用,还可能会引发另一种失范,如商人以极端方式来实现对权力的反制。因此,从权力制约的角度来看,“上当”的官员或许也是有缺陷的权力运行体系的受害者。
分享到:0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