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玩电脑 信息学奥赛获大奖在玩中学习
“我长成这样,是为了让人看起来更想拥抱”,不久前上映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萌神”大白首次亮相时的经典介绍,温暖了无数观影人的心。
这个对主人忠心耿耿、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主角大白,是小主人研发的“私人健康顾问”。它懂安慰,重情感,能时时监测健康指数,但最根本的一点,它只是一个充气机器人。它的一举一动,一 言一行,每一个表情和眨眼,都是依靠核心芯片的电脑编程来实现的。
一部电影,让“大白”走进了我们的心,同样也拉近了我们与科学的距离。其实,“万能”的电脑编程,看似高大上,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受追捧。在2014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夺得一等奖的姜淳誉,就是其中一位。在吉林省搞编程的孩子里,他数一数二
对于15周岁的初三男生姜淳誉,带了他两年的任雪亮老师最懂他。任雪亮是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学奥赛教练。
他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是一个会聚全国各地电脑编程爱好者的竞技,按成绩排名。姜淳誉这次参加的提高组比赛,共有15人获得一等奖,包括他在内,只有两名初中生,也就是说,他是“打败”了诸多高中学长,才获得了这份荣誉。“在吉林省内,搞电脑编程的孩子中,姜淳誉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任雪亮补充说。从小玩电脑 在玩中学编程
正在备战中考、上了一天课的姜淳誉略显疲惫。身高1.75米,体重只有55公斤,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月牙形。
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脑编程的?他思考了好一会儿,“算是小学吧。”
“那时候没事儿干,喜欢玩电脑游戏,玩来玩去,发现游戏都大同小异,挺没意思的。”姜淳誉这样描述小学生活。因为从小爱读书,尤其是地理、科学类杂志,小学时,在学校订阅了两种杂志,《少年电脑世界》和《我们爱科学》,都是他自己选的。
“里面讲的都是电脑操作中的小常识,很可读,简单的电脑编程就是从杂志里面学到的。”作为00后,姜淳誉出生时,家里就有电脑。他的电脑编程“学习史”,正是在玩中进行的。
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是在小学二年级,是个小游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PPT,里面有一个人在跑,用鼠标点中他就赢了。”
六年级时,他的作品升了级,“那时候,班里流行手画迷宫玩,挺费事的,我就想在电脑上做个迷宫游戏试试。”杂志上的做法他觉得不够精确,就上网搜攻略,终于完成了网络版迷宫。微机课上,他用U盘拷贝给同学玩,大家都挺惊讶的。我没想要得奖,就是一种玩的心态
上了初中后,学校的信息学奥赛兴趣小组,让姜淳誉稀罕得不行。他自己做主报名了。作为半个“门外汉”,他第一次正式接触编程语言和编程的计算方法。神秘而深奥的电脑编程,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为什么如此痴迷?姜淳誉的回答很实际,“活在这个世界上,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站在这里,那时候的我觉得,只有科学才能解释这些。”在这股好奇加信念的激励下,在这条学习道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
任雪亮说,初一时,很多同学报名参加信息学奥赛,但多是出于好玩。随着学习任务加大,同学们纷纷退出,姜淳誉是唯一坚持到初三,走到最后的。
初一、初二,他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因为刚入门,参加的普及组比赛,没得什么奖。初三上学期,他想试试自己的实力,直接报名参加提高组比赛,跟高中学长们较量。“我没想要得奖,就是一种玩的心态。”没有压力,发挥自如,让姜淳誉“一战成名”了。家长说:适度引导 让孩子跟着爱好走
离中考越来越近了,但姜淳誉每晚仍有至少半小时玩电脑。他说,这个“福利”,父母从未剥夺过,即便在初三的特殊时期。
姜淳誉的母亲孙继红说,很多孩子到初三都退出了兴趣小组,但她从没要求儿子这样做。“这是他的爱好,他能掌握好,我们不拦着。”
孙继红说,从儿子出生起,家里就有电脑了。“他很喜欢玩,很小的时候就爱上去捅咕两下。”
孩子喜欢科学,他们就送孩子去参加“小牛顿科学实验”课后班,动手做实验,在学中玩,在做中去体会。“孩子小学时,因为用电脑编程制作了小游戏,他给《少年电脑世界》杂志社投稿,文章叫《超简便收藏夹》还发表了,拿了30元稿费,现在网上还能搜得到他的文章呢!”这是儿子记录自己创造的过程,虽然过去很多年,再提起,作为母亲,依旧骄傲。老师说:家长要更好地引导孩子去接触电脑
任雪亮说,电脑编程,要有很扎实的数学功底。虽然不需要你亲手操作去计算,但要先想到应该怎么算,需要自己制造一个程序来解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中小学的很多孩子,都是老师教给他,他模仿着做。对于喜欢编程的孩子来说,他会依靠自己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孩子们学到了课本外的数学知识。”
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是通过接触电脑来实现的。“现在的家长,一提到孩子玩电脑,就开启了‘屏蔽’模式。其实,对于这一代的孩子来说,会使用电脑,已经是最基本的一项生活技能。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更好地引导孩子去接触电脑,并控制好使用电脑的时间。” 新文化记者 董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