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塘沽爆炸看如何辨谣言找真相
天津爆炸后,各种信息涌来。官方的、民间的、事故现场的、亲朋好友的,还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这些信息里,有的纯属谣言,有的比较片面,有的语焉不详,有的春秋笔法。大家知道,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真相总是在路上。即使身在现场,也不一定能保证看到的就是真相。比如有人看到城管抢夺物资,有人却说是物资堵塞了医院的救生通道需要运走。比如有人看到CNN记者被官员阻止报道,有人却说是家属阻止拍摄画面……当然,后者的真相自己跑出来了。
那么,真的没有办法了解到真相么?
在信息时代,很多事情,只要别预设立场,肯动手动脑,不要什么都听别人的。 如果你什么都不肯做,那就活该被骗了。
除非你本来就有预设立场——官方从来就不说实话,正面报道就是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那我没什么好说的,慢走不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个“总计死亡人数1300多人,距离最近的一个小区全灭,一个活口没留”的谣言。先不说人数上漏洞百出,你就打开百度地图,找到事发地,也不过一分钟的事。用百度地图上的测距工具量,最近的小区就是万科清水港湾(也叫万科海港城)。然后搜索“万科清水港湾”,直接就可以搜到幸存者的报道,不论是照片、口述或是微博,无不是惊魂一刻,历尽艰难逃出生天。当然同时也提到,一起跑出来的邻居成百上千。照片上也能看到,虽然玻璃门窗全碎,屋内一片狼藉,群众很多受伤,但建筑结构并未受到严重破坏。在这些文字和照片里,你可曾得到“全灭”的内容?何况还有报道,万科的物业第二天就返回岗位坚守,劝都劝不走。这几方相互印证还不够么?
孤证不为证。同样还可以找到的,有附近启航嘉园、万科金域蓝湾、天滨公寓的居民口述和微博。都是损失惨重,都是历险逃出,都是受伤挂彩不一而足,但,哪个小区全灭了?编这样的谣言是诅咒呢还是唯恐天下不乱呢?
当然,识别谣言只是第一步,寻找真相才是我重点要说的。又或者说,只要找到了真相,那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了。如果你谁都不肯相信,只相信自己,那就试着综合一下各方的信息,再动动脑子做一些简单的推理。
是的,作为在天津呆了二十年的我,当然还有其他的信息。其他塘沽朋友的口述也许比较片面我就不说了,有一个当天凌晨三点就从市里驰援新区五中心医院的大夫朋友,下午四点才忙完撤回市里。回来发朋友圈给好友们报平安,其中详细列举了当天五中心的收治人数、住院人数和重症监护人数,分别为189人、60余人和8人。五中心虽然距离较远位于塘沽范围,但除了泰达医院也是新区附近最大的医院了。据此估算,官方公布的701人住院,应该不会有大的偏差。那么死亡人数官方公布的基本就还是可信的了。
然后你如果还有心,再顺手查一下谣言的源头,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微博上首传的用户地址,有海南的有新疆的有湖北的有北京的,就是没有天津的。这说明了什么?
所以事件后第一天的状况是: 一线的忙着灭火和救援,塘沽的忙着安置和治疗,市里的忙着献血和辟谣,倒是几百几千公里以外的,传得起劲。
再举氰化钠这个事来分析。最初的谣言从第二天开始出现,是这么传的:现场有700吨氰化钠,已经爆炸挥发到空中。今晚下雨,氰化钠遇水会变成剧毒……
氰化钠、剧毒……好恐怖是不是?我不是化学专业的,氰化钠还真不熟悉。赶紧百度一下:
氰化钠,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化学式为NaCN,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首先,它是一种晶体,熔点五六百度,怎么那么容易就挥发了?退一步说,如果爆炸的高温导致已经挥发,偶买糕,剧毒啊,700吨啊,现场还能有活人么?别说现场了,都够把全国人民毒死一遍了,怎么还有记者武警消防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在现场忙活着啊?
所以,这是谣言没跑。
等等,氰化钠遇水生成氰化氢,这可是剧毒气体,所以遇上下雨……隐患依然存在啊。
我赶紧请教我校化学和化工的老师。这里简单说一句,天津大学的化工专业实力全国排名第一,不是广告。有位熟悉的教授告诉我,氰化钠溶于水,但并非一溶解就释放大量氰化氢。通常是在遇酸情况下才会大量释放氰化氢。通常使用碱性强氧化剂,比如双氧水、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等,将其消解。比如用稀释的双氧水消解,生成小苏打和氨气。
接着就又看到了渤海化工、大沽化工急调稀释双氧水到现场增援的消息。那么,事情的真相逐渐显现:1、有氰化钠,具体多少未知;2、尚未大规模泄露;3、正在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天晚上说好的雨没有下,也许是进行了消雨工作,总之又平静地度过了。
第三天上午,又一条消息传来。11点40分,现场三公里范围内全部紧急撤离!消防员惊呼:“那东西”找到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要是我在现场也得紧张死了。一时间朋友圈和微博再次沸沸扬扬。可是等一会,有现场的朋友发贴,不是紧急撤离,只是疏散志愿者和群众。
这时候推理能力就要开动一下了:双氧水到场,“那东西”必然是氰化钠,消解会产生氨气,氨气虽然毒性不大,但同样是刺激性气体。因此疏散安置点内没有防护措施的志愿者和群众,很合理啊。
一小时后,结合当时风向有变,就很容易理解了:部分泄露,用双氧水消解,风向有变,因此疏散人群。
不久之后,核心区又救出一名幸存者。如果是紧急撤离,那谁在里面救人?
数条证据指向这样一个真相:现场存在氰化钠,但未大面积泄露。少部分泄露采用了双氧水消解。消解产生氨气,由于风向有变,因此疏散较为集中的人群。同时搜救没有停止,消解工作顺利进行。
当然,这么推理来推理去,也挺累的。说实话作为天津市民,我也希望政府和官方媒体能够继续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别让咱个个练成跟福尔摩斯柯南似的。发布会上直面问题,把事情说清楚,该及时公开的及时公开,该耐心解释的耐心解释,抱有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是现代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要求。
同样对于个人来说,光知道质疑和光知道盲从一样,只会让你容易被别人利用。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才能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公民。作为一个小学生的父亲,我总是要求我的孩子多看、多听、多想,不要着急,有充分的理由再下结论。我想,这也是一个成人应该做到的,何况,我们收集信息的渠道比孩童要多得多啊。(挠头蛇)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