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人民币贬值正效应:汇率形成市场化 增强出口竞争力

13.08.2015  18:22

央行下调人民币汇率信守中间价定价承诺,体现了中国“向汇率市场化前进的步伐”。

  国际在线专稿: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早间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当日大幅下跌接近2%。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降千余点,创下2012年10月11日以来新低。外媒对央行此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称央行下调人民币汇率信守中间价定价承诺,体现了中国“向汇率市场化前进的步伐”,同时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彭博社 8月11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欢迎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并称人民币贬值并不会直接影响该机构对人民币是否会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决定。IMF指出,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应该会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而具体的作用要视新机制如何实施。IMF还表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汇率机制将有助于SDR运作。

   白俄罗斯报纸《我们的田野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赞赏人民币贬值”为题撰文,称IMF发表声明,赞赏了中国降低人民币汇率的行为,称中国正在努力使市场在汇率浮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IMF还认为人民币在2-3年内有望成为国际支付货币。

   俄塔社 发表文章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体现了中国“向汇率市场化前进的步伐”。文章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专家史考特·肯尼迪(Scott Kenndy)的话称,中国此次下调汇率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即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现象并不是“不可触动”的,而且中国的央行也正在努力适应更强程度的汇率浮动化,而这种程度是它过去从来不允许出现的。

   美国《华尔街日报 8月11日以“中国央行信守中间价定价承诺”为题刊文,指出中国央行此前称在设定中间价时参考前日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周三早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幅近2%,反映出中国让市场力量主导人民币未来走势的承诺。

   美国知名财经媒体“商业内幕”网站(Business Insider) 发表文章,对此次人民币贬值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称,中国此次汇率下调实际上是放松政府对汇率的控制,使汇率变化更加市场化的结果。因为人民币汇率长期与美元挂钩,所以受强势美元绑架,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实际上美元一路攀升引发了各国货币贬值,只有人民币不降反升,有违市场预期。

  此外,美国政府一直批评中国操控汇率来获取贸易优势,但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许多国家也会管控针对“锚货币”的汇率来防止汇率波动影响本国经济。此次人民币贬值,更是中国货币走向市场化的结果,而这正是华盛顿一直敦促北京实现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 刊文称,人民币贬值虽然可能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甚至影响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但与此次中国央行下调汇率相伴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管控的放松:从此以后,每日人民币的汇率将以上日收盘价作为定价基础。这种技术层面的变革意味着人民币今后可以更快、更频繁地上涨或者下跌,更好地反应市场中投资者的意愿。

  文章称,部分美国官员只强调人民币汇率下调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其实经济学家们并没有认为北京下调汇率是在反抗市场力量。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中国此次是在努力跟随市场脚步,根据市场预期主动降低汇率。

   日本经济新闻 8月11日的报道分析称,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报道说,中国7月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3%,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减退,因此人民币贬值将起到刺激出口的作用。

   韩国财经新闻网站“NEWSPIM 8月12日报道,此次人民币贬值从整体上看,是对中国出口市场等实体经济的一个利好消息,这反映出中国政府扭转当前经济颓势、提振国内经济的意志。中国政府通过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积极的宽松政策,保障了经济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聂峥 渠鸿儒 徐艺源 刘鑫)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