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创新“尖刀连”

12.12.2016  09:33

打破领域边界,政产学研联动,发挥“立体环境”效应,筑巢引凤——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创新“尖刀连

  长春北湖科技园B6栋三楼,设计师们正忙着准备为“第三代芯片”的设计收尾,“大概再过一周,芯片就可以送到韩国工厂生产,我们团队的高清版影像芯片就要问世了。”日前,在吉林省福斯匹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办公大楼内,该公司总经理姚洪涛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讲述长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为他带来的新机遇。

  曾在美国硅谷任资深工程师的姚洪涛,因看好集成电路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于2011年回国创业。“起初,我一直在学校做科研,学校的氛围的确利于研发,但是却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姚洪涛说,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是每位科研人员的梦想,而在他的追梦路上,“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就像他背后的翅膀,助他越飞越高。这也正是姚洪涛将公司搬到北湖科技园的重要原因,“有人才扶持政策与资金,有细致入微的人才服务,这个政产学研联动平台弥补了我们的短板,让我们将科研成果真正变成产品。

  自今年9月将公司搬进北湖科技园后,姚洪涛经常是24小时驻守公司,等待着新产品的诞生,“这间是超净间,用于芯片测试,这间是试验室,这间是销售人员办公室……”忙碌的工作人员与窗台上、桌子上摆放的绿植一样充满勃勃生机,正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长春经济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2011年,为了吸引和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入长春经济建设,我市唯一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长春高新区挂牌。几年的探索、推进中,电路集成、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有力促进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依托长春高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长春新区积极谋划,今年更是被确定为吉林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破了政产学研领域边界,打造立体环境,为不同领域的人才提供帮助,搭建桥梁。”长春新区人才办主任王奇志介绍,长春新区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作思路,从人才支持政策、引才载体、平台建设、人才服务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优化提升企业发展环境,是激发人才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正是优质平台建设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或回归、或叩门。”王奇志列举了一系列数字: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新引进高水平研发类项目7个,北湖科技园产业一期35栋建筑主体全部建成,新签约落户高科技项目18个,新建了益田硅谷新城创客空间等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春市科技大市场正式落户新区,入驻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突破6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累计签订技术合同400余份,技术交易额将超过4亿元……

  王奇志告诉记者,今年,长春新区通过半年多的调研,研究制定了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支持政策,确保政产学研联动模式不断推动创新创业热潮,“我们总结了近几年‘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新的政策解决留住人才、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等方面的难题。”正是这些符合本地实情的人才政策帮助姚洪涛的公司渡过了第一个难关,“产品量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就是资金,在困难时期,我得到了‘长白慧谷’等三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这也让我可以放开手脚,在市场中大干一场。

  “我们不仅有平台、政策等重头戏,还创新服务理念,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比如建设长春人才港网上平台,开展投融资专业培训,开通‘长白慧谷’英才之家微信群,组织金融论坛、私募对接……”王奇志说,今年举办的活动多为孵化器牵头,新区给予资金补贴等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给予企业更灵活的支持,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创业水平。据统计,一年来,长春新区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人才工作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本报记者 朱怡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