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助跑现代农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东北黑土地早已被冰雪覆盖,黄淮海平原的小麦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冬闲田里种上了马铃薯或者蔬菜。日历牌翻到了2016年,农民们又走过了一个种植季,现代农业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迎面而来。
新理念
大农业念好“山海经”
只有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理念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利益
农业是什么,现代农业又为了谁?“为国人增粮、为农民增收、为百姓填绿”,一位老农业的回答让人难忘。小农经济的农业观过于注重数量增加,以产量为农业的最大衡量指标,“一俊遮百丑”。而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还有生活、生态功能,农业经济不仅保证供给,还要保收入、保生态。“现代农业的强不单体现在产量上,更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发展观要有更多突破。”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朱立志说。
更开阔的食物安全观。说起土豆,北方人大多想起地三鲜,南方人会想到酸辣土豆丝。当人们听到土豆要跻身主食的消息时,可能感到不解。其实,土豆对水资源要求少,对土质要求也不高,营养更均衡,是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食物选择。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背后是大粮食、大食物观念,不能片面强调粮食的数量,而忽视了食物安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今后,农业发展空间将不仅限于在耕地上做文章,还将面向整个国土,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打好“果蔬牌”。
更高效的产业发展观。从种苹果、卖苹果到加工苹果醋、吸引游客采摘苹果。“六次产业”这个名词让更多的农民钱包鼓了起来。过去讲农业只讲从种到收,现在则是从田间到餐桌。拉长的产业链条细分出无限的环节和就业岗位,创造出很多新型农业业态。如果把农业仅作为第一产业,农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中可能无法实现,而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农业的多重效益就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实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利益。
更可持续的资源利用观。让我们的水土资源“喘口气”,但留方寸田与子孙耕。面对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事实上,对于那些复种指数高的耕地,一些地方已进行季节性的休耕。允许部分土地在某一耕作季不再种粮,鼓励农民在休闲季节种豆科绿肥等作物以提高地力并给予一定补贴。
新举措
大市场导航结构调整
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资源环境的“紧箍咒”越念越紧,农业已经到了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从黑龙江大农机合作社的机手到海南天然橡胶林中的割胶工,从天山脚下连片棉田的棉农到江苏沿海地区的渔民,优化布局、品种改良、品质提升,他们无不感受到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种植业结构到了不得不调的关口。2015年,辽宁受严重旱情和粮价调整影响,一些地方玉米收成和农民收入都不理想。相比之下,“粮改饲”试点县农民因为种了全株青贮玉米、杂粮杂豆,每亩地反倒多收了几百元。“镰刀弯”地区因在我国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而得名。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今后重点要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调减5000万亩,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
尽管黄浦江漂死猪事件已过去很久,人们对于畜产品安全关注度依然不减。我国南方水网地区河湖众多,降水量大,水环境敏感,生猪养殖密度高,粪便产生量大,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尤为艰巨。加之此前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滞后,粪便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成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农业部提出,要优化南方重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不少地方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为发展方向,并重新划定了禁、限养区。禁养区内严禁饲养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严格控制养殖区域畜禽总量。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受经济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的特定水域、不同形式的“绝户网”依然在被使用;使用违禁渔具非法从事捕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为保障渔业资源永续利用,渔业部门要求各地合理减少湖泊、水库和近海网箱养殖密度,鼓励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离岸养殖,逐步压减近海和内陆捕捞产能。“十二五”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增殖放流投入力度,全国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放流各类苗种1200多亿尾,增殖放流活动由区域性、小规模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资源养护行动。
新面貌
大科技描绘智慧农业
2015年,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比2013年提高2.2个和1.6个百分点,粮改饲、粮豆轮作试点全面启动
思路一变天地宽,方法一改成效显。现代农业是一个永不衰退的行业,可以做成“百年老店”。2015年以来,在全国投资增速回落,二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投资动力强劲。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农业投资增长38.7%。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超过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有望超过52%。
生产方式新。“以前的有机肥没人要,现在抢着买。”安徽种粮大户们的感受是,有机肥替代了部分化肥,粮食生长套餐营养更均衡。该省重点推进玉米、蔬菜、水果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适期施肥等新技术,推进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替代措施。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比2013年提高2.2个和1.6个百分点,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39.6%。
产业模式新。人吃植物果实,动物吃根茎叶,人畜粪便还田作为农作物肥料,这是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链法则。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最大化利用种植业副产品和废弃物,是循环农业的应有之意。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在三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农牧交错区,选择了30个县开展草食畜牧业试点示范。试点县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通道,促进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既解决畜禽“进口”的饲料问题,又解决“出口”的粪尿问题。一位养殖专家说,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对牛羊是每天必需,一般为自身体重的2.5%,一头肉牛两年出栏需要消费5吨秸秆,一只羊当年出栏需要消费500公斤秸秆,因此,草食畜牧业前景广阔。
营销方式新。“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如今,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粮食行业的共识。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正在改变有质量、有数量却没有品牌的状况。黑龙江五常打造五常大米的区域公用品牌,当地东方集团在传统营销方式之外,还建立起了包括B2C平台、微信分销平台、第三方平台等在内的全渠道电子商务体系。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下单,绿色有机的五常大米将从原产地直接送达消费者的手中。通过推进品牌培育和整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