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林业经济的时代最强模式

02.09.2015  15:36
——首届中国林业产业高峰论坛实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意味新变化,也意味着新机遇。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林业产业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巧妙运用金融创新?如何最大范围实现林业产业的货币化、效益化?如何推进我国林业产业走出国门?这些是“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也是亟待我们破解的发展难题。   

  围绕上述问题,8月20日,在首届中国林业产业高峰论坛上,行业专家和学者针对我国林业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互联网+林业”环境里,如何创新林业金融和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新常态下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新机遇

  中国三农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朱瑀

  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要生态,老百姓要生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生态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积极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跳出商机诞生、环境退化的怪圈。山区希望在路,致富靠树,把树当粮食种,大力发展山区林果经济、实体立体种养,充分利用资源禀赋,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拉动森林旅游,打造生态品牌。

  创新金融合作,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探寻地区经济增长的理想路径。当“互联网+”与林业结合,就可实现森林的货币化。若将IT产业、互联网与林业产业融合起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专业人才”,即可以实现跨界发展,甚至可以出现新的行业技术管理模式或规模效应。我相信随着“互联网+林业产业”进一步深入融合,科技提升产业、信息创造价值的时代将会全面到来。

  创新林业PPP模式  助推政企“双赢

  中国PPP研究院产业金融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吴松

  PPP译为“公私合伙制”,即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服务关系。

  基于林业产业领域的投资特点,林业领域仅依靠政府、农民、企业任何一方的投入都是不够的,而必须实现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的有机结合。通过PPP金融模式的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林业投资角度出发,公私合作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投资追求社会效益,“”投资追求经济利益,“公私合作”不仅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有机兼顾。

  当然,PPP模式还在探索之中,要发挥其效能,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而行,制定可行的措施,选择合适的路径。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公平环境,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顺利进行;加强项目监管,建立履约管理、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管架构。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林业机遇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程宝栋

  我国林产品贸易整体规模庞大,发展迅速,是世界林产品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的“帽子”长久以来都戴在我国林业产业头上。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为我国林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那么,林业产业对外投资是否仅限于“一带一路”沿线呢?当然不是,“一带一路”是走出去的优先方向。要真正实现林业产业升级,还需突破“一带一路”的区域限制。

  从总体来说,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由传统低技术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由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的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产业要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的机遇,把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改造、管理经验总结等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把握时机,做大做强。

  林业产业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顾问

  张森林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林产业正在激烈的巿场竞争中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形势下站稳脚跟并继续做大做强的新途径。突破品牌关、诚信关、规模关、市场关、资源关、创新关和文化关,是我国林企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的“七大关口”。

  林业产业要突破“七大关口”,做大做强,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逐渐成长壮大的中国资本市场。

  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变小,尽管产业集聚仍是我们的强项,但不足以应对经济降速和国际竞争加剧。今年中小企业出现的“钱荒、电荒、用人荒”就是明证。但从总体看,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仍会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还要进行二三十年时间,房地产需求仍会持续高速发展,林权制度改革的拉动力将逐步释放出来,对林产业企业来说,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就是现实的选择。

  如何建设林业特色金融市场体系

  武汉大学中国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叶永刚

  金融交易是一种将未来收入变现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钱今天来花,借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林业产业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支持,应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支持林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现代化金融网络的作用,为林农提供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包括积极开办林业贷款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贷款政策;优化林业贷款审贷流程;研究开发林业金融产品,延长林业贷款期限;逐步建立林业贷款担保体系;降低林业贷款风险等。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将金融市场、机构全部用来为实体经济服务。此外,还要加快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与金融市场体系相融合;推进金融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系统;突出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林业金融等亮点,吸引全国和全球资本,“借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

  中国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园的今天和明天

  华中绿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晓萍

  林业金融创新是破解林业产业发展困局的破冰之履、必经之路。中国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没有经验,只有探索;没有老路,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园以“五大平台”为核心举措,加快产业园不断纵向深入、横向扩张。全力将产业园打造成林业行业的“达沃斯”,园区博览中心已完成规划评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林业专业博览中心,力争每年举办国家级博览会、交易会10次以上,业内交易、拍卖会50次以上。总结以上,就是以信息为核心手段、以流通为核心内容、以金融资本为结果导向的林业产业园区。

  未来5年,中国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园将步入快速发展期,通过实施林业“全产业链条、金融全覆盖”发展战略,破解林业产业化发展困局。(刘露霏  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