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二孩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大家都知道,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是,我们真的很快就能进入二孩时代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人口背景、二是生育二孩面临的实际问题、三是二孩时代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
一、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人口背景
大家知道,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从1979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直到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才宣布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1月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国的人口计生政策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人口形势日益严竣,这可以通过以下数据反映出来:
1998年,学生在校人数开始减少:
小学招生、在校人数从1995年、1998年开始负增长;
初中招生、在校人数从2001年、2004年开始负增长;
高中招生、在校人数从2006年、2008年开始负增长;
小学、初中学校数分别从1997年的62.88万所、6.48万所减少到2011年的24.12万所、5.41万所;专职小学教师从1995年的586.1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560.5万人。
2003年,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开始减少:
中国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在2002年达到4.6亿顶峰后,在2003年开始负增长,出现民工荒。
2008年,17-20岁男性兵源开始负增长:
中国17-20岁男性人口在2007年达到顶峰,到2017年将下降40%,2011年新兵役法将原有应征最低年龄由18岁改为17岁,也放宽了上限年龄。2005年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已占64%。今后军队中独生子女比例将非常高,战争中稍有牺牲,就很可能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反战情绪。另外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以及缺乏对国防的奉献精神,导致部队素质堪忧。如果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军属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将会导致军心不稳。
2011年,育龄妇女开始减少:
2011年,总育龄妇女(15-49岁)达到3.8亿顶峰后开始负增长;20-29岁的黄金生育期妇女在2011年达到1.14亿顶峰后,在2012年开始减少,到2032年只有0.65亿(比2011年减少43%),这意味着每年出生人口快速减少。
2012年,总抚养比止跌攀升:
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4岁儿童与劳动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人与劳动人口之比)。有研究表明,人均GDP增长率与儿童抚养比是正相关关系,与老年抚养比是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儿童抚养比增加,人均GDP增长率也增加,老年抚养比增加,则人均GDP增长率增长率下降。在总抚养比中,如果主要是儿童抚养比的话,说明未来经济潜力很大;如果主要是老年抚养比的话,说明经济乏力。2010年我国的儿童抚养比只有22%,而除中国外的世界平均儿童抚养比水平为45%。2012年,中国老年抚养比达12.5%,总抚养比开始止跌回升。专家估计,如果我们仍保持目前的低生育率,则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将分别在2050年达到50%、64%,2100年达到87%、102%,经济前景非常不妙。
2014年,15-64岁总劳动力开始负增长:
中国15-64岁总劳动力在2013年达到9.98亿峰值后将快速下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即将减速;中国不但面临劳动力短缺,还面临人口结构老化,中位年龄将从2010年的35岁提高到2030年的44岁,产业升级能力将越来越难。中国年轻劳动力短缺可能让“中国制造”既减量,又提不了质。
2015年,光棍危机全面爆发:
2014年,光棍数量超过1000万;2022年将超过2000万;2028年超过3000万;2041年超过4000万。这将对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还有可能对保险、金融业造成威胁。
2016年,购房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
中国25-29岁人口在2015年达到1.27亿顶峰后快速下降,到2028年只有0.69亿,房地产市场将快速萎缩,可能重创经济。
2018年,总人口开始负增长:
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1987年的16.61%几乎直线地下降到2011年的4.79%,年增人口也几乎直线地从1987年的1801万下降到2011年的644万。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乐观估计,中国人口将在2017年达到13.6亿顶峰后负增长,将在2050年降到11.3亿(占全球13.9%),2100年降到5亿(占全球8.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已掉入难以自拔的内生性、意愿性、文化性低生育陷阱。新人口危机的序幕已经拉开,持续低生育和严重少子化的恶果已经开始呈现和爆发, 人口的减少,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往严重一些说,已经到了影响中华文明能否传承的地步。因此,我国必须早日重建大国人口观,重新认识人口价值、人口规律、人口问题,重新构建人口治理、人口发展和人口生态,从人口控制转向人口优化,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从限制家庭到发展家庭,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家庭健康而幸福的发展、人口平衡而持续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而团结的发展为依归。
二、生育二孩面临的实际问题
既然国家已经允许生育二孩,那么真的会立竿见影,导致出生人口快速增长吗?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和预测,无论是实施单独二孩、还是全面二孩政策,短时期内都不会出现生育潮,2015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就表明,出生人口数不增,还减少了32万,说明单独二孩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那么生育二孩,面临哪些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 成本
从怀孕产检,孕婴用品,喂养,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找工作,结婚等,还不包括潜在疾病的费用,二线城市的养育一个孩子的费用不少于100万!
早在2013年,一张《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就走红网络,其中北京以276万居首,上海以247万位居第二,深圳则以216万居第三。山东17城市中青岛上榜排名第8,养孩子成本高达152.6万元。
如果无人照顾,二孩还需要请保姆,姑且不说找一个好保姆很难,就算能找到,每个月的费用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请得起吗?还有住房问题,孩子多了,得买个大点的房子,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多少人能说换个大房子就换个大房子。同时生育二孩将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上有4老,下有2宝的状况,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负担起这个经济成本。
(二)健康成本
我国“8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已产生生育惰性,生育二孩的积极性较低;“70后”虽然相对再生育意愿高一些,但大部分已经接近育龄晚期,属高龄育龄妇女,真正能生育二孩的也有限。自身身体因素是在生育二孩前必须考虑的因素。能否有足够的体力去生育第二个孩子,生完二孩后还能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工作、生育,都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职业成本
生育二孩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但对于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来说,尚且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职业女性来说,生育一个孩子已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人事业的发展。生二孩近半年无法上班,很可能会失去一些晋升、提拔机会。生育二孩,还能否在职场中处于有利地位,还能否有精力再像年轻人一样打拼,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是选择二孩,还是选择事业?这是职业女性面临的人生难题。
三、二孩时代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
二孩时代需要从国家层面落实相应的配套政策,帮助女性平衡就业与生育,减轻妇女、家庭的生育负担和压力,使二孩政策真正起到“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成果。
(一) 延长产假
国际劳工组组织《生育保障公约》 规定,妇女产假应该不少于14周,我女性产假为98天,刚刚达到最低标准。应当适当延长生育两孩产假。国家法律2016年规定,取消晚婚晚育假,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这意味着,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同时,丈夫的陪产假从10天增加到15天。 国家应在现有基础上延长产假和男性陪产假。如
【瑞典】 瑞典法律规定,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480天)的带薪产假,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其中,前390天的薪水为原工资的77.6%,后90天为固定薪水(每天补助180克朗)。为了鼓励父亲参与养育子女,瑞典法律规定,16个月中有两个月必须由父亲享有。
【挪威】 挪威,12个月拿80%的工资的产假,或者10个月拿100%工资的产假 挪威一向是全球最慷慨的国家之一。今年5月,挪威议会开始审议表决一个法律草案,根据这一草案,挪威“奶爸”们的育儿假将从现在的 10周延长到12周,新生儿父母双方总共可休47周育儿假,在此期间拿全额工资,也可选择总共休57周,拿工资的80%。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挪威政府表示,到2013年底前,会进一步将父亲必休的育儿假推进到14周。
【英国】 英国,女性产假一年 在英国,从2010年4月开始,女性产假(包括流产、难产)可以申请52周,即一年时间。产假的头6个星期,妈妈可以领取90%的工资,以后的33个星期,每周可以领取最多112.75英镑,再以后的13个星期,不领取工资。
【法国】 法国,生第一胎休20周,生第二胎休40周,生越多休越多 妈妈生第一个孩子时,可享受20周100%工资的产假;生第二个孩子时,妈妈可以领取40个星期的100%的工资;妈妈生的孩子越多,产假期间禽全额工资的时间越长,同时享受的津贴和补助以及税收减免就越多。
【德国】 德国,妈妈有10个月产假 享受每月最高1500欧元,67%工资的10个月产假期。
【西班牙】 西班牙,19个星期产假,近五个月时间 享受领取100%工资的是16个星期产假,之后的3周产假,不领取工资。
【古巴】 古巴,可以享受长达至少52周的全薪产假
(二)强制生育保险
当前生育保险覆盖面较窄,生育保险待遇缺乏规范,生育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偏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妇女的生育压力,建议国家规定生育保险为强制性购买保险,将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让生育保障全民覆盖,减少生育成本。同时应加大财政投入,根据企业生育保险申领情况,给予企业税费减免,填补产假员工替代人手的工资,以补偿企业付出的成本。同时要对男性津贴作出规定。
(三) 完善托幼机构
我国绝大多数的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目前政策都比较呆板,很少顾及家长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只接收2岁以上的孩子,并且接送时间几乎与一般员工的上下班时间高度重合。这导致当前的幼儿,不论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都高度依赖老人接送,这对于现在大都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建议有关方面扩建社区托儿所,鼓励单位建托儿所,保证70%的入托率,解决没人带孩子的问题;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发展普通家庭可以负担的公共托幼服务,缓解家庭压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可以把义务教育下移一个阶段,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大力兴办日托(0~2岁)与幼教(3~6岁)设施,包括减免税费,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创办托幼机构,或由国家公费资助兴办等,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从而有利于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更长远地为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进一步培养产科、儿科人才, 完善相关医疗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对象有9000万左右,60%是在35岁以上,50%是在40岁以上。全面两孩后,高龄产妇将增多。要增加妇幼保健能力的供给,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孕产妇合理选择助产的服务机构。在基层要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资源,加强对孕产妇的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并将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转诊、会诊网络和机制,确保急救通道的畅通。
随着全面两孩放开,产科、儿科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而我国产科、儿科人才紧缺仍突出。国家加强产科、儿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大学本科助产和儿科专业,加强相关专业的招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将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的招生规模,进一步开展助产士、儿科医师的转岗培训,鼓励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助产士、儿科方面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此外,还将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对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同时,将结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提升妇产科、儿科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妇联,作为妇女的娘家人,在全面二孩时代即将来临之际,要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服务职能,高度关注妇女儿童群体的新增公共服务需求,为妇女儿童平等共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强大助力。要通过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等方式,做好政策储备,在新形势下保障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妇女土地权益,女性就业、休假,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有关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等重点领域,努力营造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女性发展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