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都去哪儿了?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现用人紧张
高薪招聘、五险一金、当天入职……3月的长春,打开电视、翻看报纸,刷刷微信,“招聘”又成了热词。
在许多人眼里,长春的招工难相对简单,多分布在餐饮业、营销、行政、家庭服务等行业。其实,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闹起了“春荒”。
是什么原因让制造业出现“闹春荒”?未来的道路又应该咋走?
业内探因
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一边求职者视而不见。制造业招人难,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长春有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和我们一样,最近两年,招不到人成了常态。托关系、发消息都没有用,基本麻木了。”吉林省一家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李总经理表示,留不住人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员工主观原因。
他介绍,从企业方面来看,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式上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没有把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前途有机结合起来。另外,也有员工的原因,由于早前很多员工都是农民,早期还算稳定,对收入没有过高的期待,但在掌握了一定技能成才后,一些待遇更高的公司就成了这些人目标,跳槽成了最终结果。
在张玲看来,制造业招工难不是一个原因造成,它是由多个原因叠加生成的,这其中包含了用工市场现状、工作地点、企业人才需求升级,求职者担当性差、职业体面度、薪酬回报率等。她说,以协会旗下制造业企业为例,过去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就是农民(少量城郊市民补充),也就是大家常提的“农一代”,他们虽然文化较低,但是在企业发展初期,靠着吃苦耐劳、后天培训,成了企业中坚力量,可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年龄增大,以及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利润升高,他们逐渐淡出了用工市场。随之而来,80后和90后成了中坚力量,他们对于报酬、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更为看重,加之服务业可供挑选职位更多,劳动力市场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
“本来愿意干活的就不多,就算招了也留不住,现在‘新生代’难管理了,说不干就不干,还说‘上班不差钱,要的是心情’。”张玲说,协会里有会员这样抱怨当下产业工人。
此外,制造业企业多在城郊,工作环境、交通便利性存在诸多不足,许多人工作有顾虑。制造业技术工人,能力培养要靠多年经验积累,员工价值很难马上体现出来,即便企业在培养过程中付出大量财力,但被培养人短期内所获得工资报酬,没有从事第三产业服务类岗位收益明显。还有,同类国有等大企业待遇诱惑,也使得企业相当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