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之二:督查把脉会诊 约谈传导压力

05.01.2016  12:35

  2015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第一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多次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环境监管执法取得新成效  

  为确保新环保法的顺利实施,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全面部署环境监管执法工作。 

   清理废除“土政策”,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共清理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206件。其中山西6件、辽宁两件、吉林4件、江苏两件、安徽两件、江西97件、河南22件、湖北8件、湖南47件、四川7件、贵州5件、云南4件; 

  检查企业141万家(次),查处违法排污企业4.68万家、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企业6.37万家,责令停产2.86万家,关停取缔1.7万家,罚款4.7万家。此外,截至2015年9月,全国累计查处涉建设项目环境违法案件20564件; 

  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34个地级市(含部分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等)中已有289个完成了网格划分工作,占67%;2850个县区(含部分省级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等)中已有1713个县区完成了网格划分工作,占60%。 

   完善环境监察执法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增强基层环境执法力量,大力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  

  2015年,宁夏、河北、青海、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新疆、吉林、福建、甘肃、江西、广东、山东和辽宁等17个省(区、市)的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联合探索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保障。 

  2015年,江苏、湖南、广西、重庆等省份积极推进乡镇环境监管机构建设;内蒙古、河南等省份在公车改革中保留了环境监察执法用车。2015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获批了43个环境监察执法类事业编人员招聘指标,并在每个乡镇、街道筹建环保科室、配备在编专职工作人员。 

  一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环保系统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让以往监管执法过松、过软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观。 

   综合督查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以督查地方政府为目的,强调从决策源头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经过一两年的摸索,环保综合督查在2015年成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主战场。 

  运城、嘉兴、咸阳、揭阳、昭通、延边……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6个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30个城市开展了综合督查。 

  在地方层面,除安徽、海南、甘肃、宁夏等4个省(区)正在或准备开展综合督查外,其他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对134个市开展了综合督查。 

  2015年3月,在廊坊市环保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首次出现了党委“一把手”的身影,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表态;随后,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先后出现在本市的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 

  2015年10月,环境保护部公开发布东北环保督查中心对大连市环保综合督查的相关报告,直接点出大连市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存在不足。随后,贵州省黔东南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川省内江市的综合督查报告全文向社会公开。 

  此外,2015年5月和10月,环境保护部分别对安阳市、承德市约谈及挂牌督办整改情况进行了开放式后督查,进一步强化督查效果,提高督查公信力,加强社会公众参与。 

  不论是地方环保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出席的地方领导级别逐渐升格,还是公开发布督查报告点出地方党委、政府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2015年以来,环保督查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部署和要求,不仅督政府更督党委,推动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一把手”亲自分管环保工作、各部门明确自身环保职责……通过环保综合督查,推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和环保责任的落实。 

  “以前都是市委书记、市长叫我们去开会,现在是我们有需要就报告领导来开会。”河北省廊坊市某环保官员认为,环保综合督查给环保工作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 

   约谈地方政府“一把手”并向社会公开  

  如果说综合督查是为地方政府发展与保护工作“把脉会诊”,那么公开约谈就是让地方党政一把手“红脸出汗”。 

  2015年以来,环保约谈的节奏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约谈了长春、沧州、临沂、承德、驻马店、保定、吕梁、资阳、无锡、马鞍山、郑州、南阳、百色、张掖、海西州等15个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 

  “压力很大”、“感到羞愧”、“强烈震动”,在约谈制造的巨大政治与舆论双重压力之下,地方“一把手”无不如履薄冰。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被约谈后,表态保证不会再受到第二次约谈;百色市长周异决被约谈后表示将亲自分管环保工作。 

  环保约谈由来已久,但约谈地方政府“一把手”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是2015年以来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等硬性措施的跟进,约谈效果逐步得到释放。 

  加强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监管力度……通过环保约谈,各地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推动了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2015年6月,困扰焦作市民十余年的山阳区龙源湖公园东北角养殖场污染问题彻底解决;2015年8月初,呼和浩特市查封了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沙尔营煤炭物流园区内56家无证照、无环保设施的煤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通过环保约谈向下级政府传导压力,使约谈成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环保工作的一大利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已对28个市县进行了约谈,对19个市县实施了区域环评限批,对督查中发现的176个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 

  2016年,环境保护部将把环保督查巡视工作的对象升级到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环保责任的落实。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 环保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