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发布趋势预测
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
2017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累计发生1.88亿亩,同比上升3.44%。预计2018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全年发生约1.87亿亩,同比持平。
近日,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根据当前森林资源状况、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防治情况,结合2018年有害生物越冬前基数调查、春季气候预测,发布了2018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预测显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仍呈扩散态势。松材线虫病在南方跳跃式扩散,发生区可能继续向北扩张。疫情县数、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仍处在高位,同比持平或略增。红脂大小蠹在内蒙古和辽宁将进一步扩散。薇甘菊在珠三角向两翼扩散加剧,在广西、云南有跳跃式发生可能。
林业鼠(兔)害危害整体减轻,但局部仍将偏重发生。鼢鼠类在陕西和陇中黄土高原区、宁夏南部山区的新植林和中幼林,沙鼠类在新疆环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阿拉善等荒漠植被区,鼠类在东北火烧迹地,兔害在河北坝上将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蛀干害虫危害将进一步加重。松褐天牛在华中和华东大部、华山松大小蠹在秦岭山区、切梢小蠹在西南、梢斑螟在黑龙江危害将持续加重。光肩星天牛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杨干象在内蒙古通辽、河北承德等地可能偏重发生。
经济林病虫发生面积继续增加,防控压力较大。竹类病虫在南方竹子产区,板栗、枣等病虫在陕西、山西、新疆、内蒙古,核桃病虫在云南、湖北、陕西、山西,花椒等病虫在陕西,油茶病虫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危害将有所加重。
食叶害虫和林木病害等整体趋轻,局部成灾。美国白蛾继续向南北两端扩散,疫情在苏皖江淮地区、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和北部、辽宁西部由点块状向片状发展,在沿江及长江以南、华北北部、吉林西南部疫情可能跳跃式发生,存在新传入黑龙江、上海、浙江风险。常发类食叶害虫整体将得到有效控制,但次要类食叶害虫将在多地突发,局部可能成灾。林木病害平稳流行,东北和内蒙古局部较重。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提出四点应对策略:一、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将2018年作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年,强化日常监测,细化落实防治技术措施,研究调整防控策略,扩大预防区域。强化新发疫区管理,建立疫情除治监督机制。加大对非法利用染疫林木及其制品的打击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加大防治绩效考核。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二、推进立体监测体系建设。尽快修订并出台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集中资金优势提升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地面网络监测能力。完善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立体监测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深化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研究应用,组织开展重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趋势大数据分析。三、强化林业生物灾害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前瞻性和应急性研究。加大应用型科技研发攻关和推广力度,重点扶持大数据预测、灾害智能识别、遥感立体监测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用性技术的落地应用。对防治工作开展全局性系统性调查研究,完善和创新防治制度体系、政策框架和工作举措,深化防治领域改革创新。四、突出重点区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京津冀生态圈、黄山、三峡库区、长江(经济带)生态涵养带等重点生态部位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力度,加强联防联治、联防联检区域合作。加强自由贸易港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结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优化森林健康。积极推进绿色防治,规范防治作业行为。修订并明确松材线虫病等国家防治技术方案。(孙玉剑 唐健 周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