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软硬环境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民生保障人才支撑

05.04.2017  11:22

  “2017年,全市人社部门将在开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重点夯实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三大基础”,实现引入社会力量、人才体制机制、推动项目建设‘三大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曲玉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全市人社系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明确以“环境建设年”为载体,不断优化硬环境、强化软环境、理顺外环境、提升内环境,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夯实就业创业基础

  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今年,我市把坚持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作为全系统第一位工作,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曲玉业表示,在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同时,我市还将不断拓展就业增长新空间。高标准组织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春雁行动”计划、困难群体精准援助计划、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创业载体提升计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和帮扶援助,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7000人,重点体现政府兜底责任,确保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

  全面提升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制度并轨。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现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及备受百姓关注的医保问题时,曲玉业说,我市将大幅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标准,改进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标准。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1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城镇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实现参保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以前的32万元增加到70万元,达到东北地区医保最高待遇水平。

  “下一步,我们要创新引入社会力量,滚动实施‘暖流计划’。全面落实2017年‘暖流计划’确定的8个方面37项具体扶持政策,实现惠及城乡居民874.1万人次,人均增收435元的目标。”曲玉业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市创新推出“暖流计划”——社会力量行动计划(医保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卫工人等群体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失能低保人员免费托管项目、大病病种“零自付”项目等30个具体项目,不断提升“暖流计划”的社会参与力度。同时,探索开展社会力量行动计划的就业篇、创业篇、人才篇等系列活动,积极构建党委领导、行政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增收新模式。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人才中心城市

  “今年,我市人社工作将从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形成完整统一、具有长春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实现各级各类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曲玉业说,我市还将启动事业单位人才招聘“采兰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面向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聘1000名以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技能结构的全面优化提升。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八大现代服务业之一,也是全市“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曲玉业表示,今年,我市将全面创新推动项目建设,抓紧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进程。通过打造东北及内蒙古三省一区的区域性高端人才聚集区,力争把产业园建成行政服务中心、人才培养区域中心和人力资源聚集发展中心。充分发挥产业园在招聘、评价、猎头等方面对人才引进的高端和引领作用,确保将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品牌项目。未来,还将在产业园引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50个,特别是要引进国家级世界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