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注入新动能

15.01.2016  22:09

    记者 杨悦

    回首吉林能源“十二五”,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5年,是憧憬与激情满怀的5年。

    在这份吉林能源工业的答卷上,转方式、调结构、保供给、惠民生,四大关键词引领,成绩满满——

    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气化吉林”全面实施;预计到2015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2635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600万千瓦,增长29.5%;面对石油与煤炭产量下降等问题,吉林人攻坚克难,不断创新采油技术,煤炭产业集约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预计2015年为0.67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22.1%,超额完成全社会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规划目标;燃煤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03.45克/千瓦时,超额完成国家310克/千瓦时的目标……

    吉林能源,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加速度 电力十足促发展

    【核心提示】电力装机总量逐年攀升,电网建设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负荷增长需求。

    乘着“十二五”的东风,国电长春热电一厂2台30万千瓦、华能白山煤矸石电厂2台30万千瓦等一批热电联产供热机组项目相继投运;“”字型500千伏主干网架已基本形成,实现了主干网架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过渡,初步构成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体系。

    “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在此期间,省内用电量年均增长3.72%,到2014年底的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分别达到2010年的1.16倍和1.2倍。历经“十二五”,吉林电网结构日趋合理,设备利用率日益提高,满足了负荷高速增长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镜头】2015年10月16日凌晨1时58分,历经68小时的紧张操作后,国网包家500千伏变电站新建2号主变第5次冲击合闸试验成功,该台容量为1000兆伏安的500千伏变压器正式入网运行,标志着包家500千伏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顺利投运。

    作为我省重要主干电网网架加强工程“平安—包家—东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组成部分,包家500千伏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于2014年7月3日开工建设,2015年10月9日完成施工任务。

    国网包家500千伏变电站是我省500千伏主干网架在中东部的重要节点,也是东北电网北电南送的重要枢纽。2号主变投运后,变电站变电容量由原有750兆伏安增长至1750兆伏安,满足了吉林地区负荷增长需要,加强了该地区电网与吉林省500千伏主网的联系,解决了吉林地区电网N-1运行方式下线路、变压器过载问题,并为该地区220千伏电网解环创造了条件。

    【亮点】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一条条飞架南北的电缆,一座座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化变电站,无不彰显着吉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见证着电网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全省电网500千伏主干网架基本形成;各地区220千伏网架更趋合理;66千伏城市配电网实现网络化布局,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进一步加强;全省9个地区220千伏电网全部实现环网运行,与黑龙江、辽宁两省间220千伏电磁环网实现解环,满足了大规模风电和热电厂的送出需求;农村配电网提高了电网的覆盖面,缩短了供电半径,解决了部分农网卡脖子问题。经过大规模电网建设,我省各级电网结构更加紧密,电网供电能力显著增强,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明显提高,输电网结构更趋合理。

    在不断升级的长吉图电网建设中,国网吉林电力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2009年到2014年,吉林电网共建设4座500千伏变电站,其中有3座地处长吉图区域。

    服务民生,吉林电力在行动。省内电费交费网点达到4.5万个,城市“十分钟交费圈”和农村“村村有交费点”全面建成;强化营、配、调等专业协同,实施业扩流程“串改并”,平均接电时间缩短3.86个工作日。

     抓机遇 “气化吉林”惠民生

    【核心提示】截至目前,全省县及县级以上城市燃气管道覆盖率达70%,城镇用气人口增加到1000万,气化率60%。

    “十二五”开局之年,省政府与中石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开启长岭县—长春市—吉林市(长长吉)管道输气阀门,标志着“气化吉林”惠民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力求通过提高我省天然气管道的覆盖率,提高居民、工业、公共福利设施、汽车等天然气使用比率。在该工程的带动下,“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400多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全省天然气产量可达20亿立方米,比2010年提高14.7%。

    【镜头一】2015年10月27日,长春燃气有限公司、港华集团共同举行了“结束煤制气,迎接全面天然气时代”纪念仪式。长春燃气通过4年的置换,将长春市62.5万煤制气用户全部置换为天然气用户。从此,长春结束了91年的煤制气历史,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

    【镜头二】伴随冷空气影响,连日来,东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担任“气化吉林”重任的吉林油田全面进入冬季保供状态。在2015年9月末冬供之前,将不正常井全部消灭,气井产能得到完全发挥。截至2015年10月29日,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日产气能力达到330万立方米,累计产气9亿立方米,为东北地区冬季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亮点】截至2015年11月6日,长长吉管道累计为下游用户供气突破12亿立方米。目前该管道为6个燃气公司提供气源,日均输气量达到110万立方米。长春—沈阳主干线、四平—白山支干线、长春高压外环输气管网等工程已经或即将建成投运,管输天然气由全省4个地区增加到7个地区,基本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通关内、调度灵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在利用省内自产天然气的基础上,通过加快我省天然气管网与国家主干网连接,引进利用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提高我省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天然气气化率和工业用气量。

     调结构 清洁能源异军突起

    【核心提示】支持经济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吉林能源在路上。

    “煤炭资源匮乏,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是我省能源资源的特点。回首“十二五”,省内火力发电持续优化,火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一大批电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光伏发电从无到有,“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燃”崭露头角。

    【镜头一】深秋时节,东北地区凉意袭人。然而,2015年10月末的一天,通榆县新华300兆瓦风电场的建设工地却是热火朝天:迎着风雨,架线、敷线、安装设备、平整土地……100多名工人裤脚上沾满了泥水、头上渗着汗水,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是‘百日会战’的关键时期,趁着没上冻,赶工期、抢进度,要在2015年12月10日并网发电。”通榆县委副书记刘振兴对记者说。

    【镜头二】“原来打井都用柴油发电机,现在‘油改电’了,不仅节能环保,成本也下降了不少,感谢供电公司的帮助。”2015年11月12日,看着正在运转的电动钻机设备,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亮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速推进。

    “十二五”期间,一批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丰满大坝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两个特大型水电项目开工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稳步推进,洮南、大安等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末,全省风电装机将达到477.28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256.4万千瓦,增长116.08%;生物质能源利用长足发展,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46.69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35.5万千瓦,是2010年的4.17倍,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利用初具规模;三峡双辽和洮南全晟等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运。

    绿色能源示范县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农安和公主岭被列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白城、洮南、敦化被列为新能源示范城市,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十二五”,吉林能源砥砺前行。“十三五”,伴随着能源工业发展的铿锵步伐,吉林能源将开辟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