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动车成功缔造“大脑”

22.12.2014  10:05

本网记者 张亮

今年11月25日,CRH5A型动车组开始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列动车装载网络控制系统,完全由长客股份公司研发制造。这标志着我国不仅实现了动车组硬件的自主研发,更实现了内部软件程序的自主化。使中国造的动车组不仅有了“中国身”,更有了“中国脑”。

究竟是什么样的团队改写了这一历史?他们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长客股份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采访了这支传奇团队的带头人常振臣。

他们不想自己的技术让我们知道,那我们就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样就不用再受制于人了。”这是常振臣多年以来最大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从无到有,率先为城铁车辆装上“中国脑

2004年,该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引进时速200公里CRH5型动车组,常振臣受命负责该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消化吸收工作。

合作之初,由于外方在技术转让中有所保留,我们只能在人为的技术壁垒面前自己去摸索”,“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成员李晓明打了个比方:“就如同一款超赞的电子游戏,作为用户,咱们只觉得程序编得特别好,但不知道这个程序到底是怎么编出来的,人家软件开发商不告诉你。

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一条: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

没有捷径可走。那阵子,晚上通宵达旦工作是家常便饭,人手一本辞典,嘴里嚼着面包,眼睛盯着逻辑图纸,成为研发组里一道别致风景。”常振臣目光炯炯:“就是靠着这股子百折不挠的拼劲儿,我们硬是在很短时间内,把3000多页逻辑图准确无误地翻译了过来。

随后,历时8个月的紧张试验、故障分析、反复调试验证,以常振臣为首的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理清了CRH5型动车组的整车控制逻辑关系,而且还发现了其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向阿尔斯通公司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2010年,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横空出世,北京15号线地铁第一个自豪地装上了“中国脑”,随后,重庆单轨3号线,北京地铁6号线、14号线,长春轻轨等项目所采购的城铁车辆,也纷纷用上了“国产大脑”。

2012年8月23日,长客股份公司所研发的应用于地铁车辆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顺利通过欧洲国际安全等级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第一个通过了这一世界通行高标准质量和安全性认证的单位。

叫板”世界巨头,占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国际“制高点

相较于城轨车辆,高速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无疑要求更高。就在常振臣率队实现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国产化的过程中,2007年4月18日上线运营的CRH5型车,陆续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远的不提,就说轴温显示系统轴温频繁跳变现象”,常振臣皱起眉头:“每次出现跳变,都要停车进行人工检测轴温,短则5分、8分,长则20多分钟,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运营秩序。可问题反馈给阿尔斯通,对方回复,解决这个问题至少需半年以上时间,而且要收取一大笔费用。

他们的工程师明知道是什么问题,就是不告诉我们,即使上午就某个问题的原因达成共识,下午又会变卦否认。”中国工程师的心急如焚并没有使法国人让步。

再也等不了了!”常振臣被激怒。团队经过无数次跟车检测和在地面实验台的反复同步试验,1个多月后,终于在繁复浩杂的程序里准确“”出了罪魁祸首,找到了那个制造麻烦的时间参数,并通过软件重新设计,彻底解决了CRH5型车轴温跳变导致的轴温误报警问题。

2011年8月至12月,常振臣还带队对CRH380BL型动车组进行了网络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改进。

2012年12月,由常振臣担纲主持的“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通过方案评审和试用评审。2014年6月,这项科研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分析与评估,中国彻底拥有设计制造“高铁大脑”的能力。2014年10月,完成30万公里试用考核的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自主开发的网络控制系统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可批量装车。

这是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其不仅标志着长客股份公司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自主化的主机厂,更意味着我国整车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软件不仅完全自主化,而且还后来居上,一举登上该领域的世界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