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耕出丰收年——洮北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纪实
洮北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惠民:政策引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我家今年种了10公顷的玉米,往年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春节刚过就要忙着整地,一直到播种都不闲着。今年,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省去了春季整地的环节,省时、省力还省钱,现在玉米已经收回家了,我估计一公顷地能打3万多斤……”提起机械化耕作,平安镇农民曲金福赞不绝口。
富乡亲,暖民心。洮北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各项惠农政策,2014年争取资金5400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更多农民,洮北区制定了《洮北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做到规范程序一个不少,操作过程完全公开,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阳光操作。2014年,全区累计落实补贴资金5400万元;直接带动农民购机投入1.6亿元;购置各类农机具1790台(套),惠及农民1671户(个)。
强农:合作发展实现农业机械产业化
2012年,由82位村民自愿成立的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联合收获机、20台免耕播种机,今年完成秋收6750亩,作业收入可达38.25万元。
在洮北,像这样已经形成产业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34个,覆盖10个乡镇,吸纳成员480多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力军”。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规范化及订单式、保姆式服务,初步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生产方式,实现了连片作业,大幅降低了无机械农民的作业费用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截至2013年末,洮北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0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24824台,配套机具55300台(套),水稻插秧机1447台,水稻收割机1580台,玉米收获机1155台。全区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达76.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富民:科技支撑实现“三赢”效益
洮北区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并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赢”效益。截至2014年,已累计推广面积达30万亩。
为了引导更多农民使用保护性耕作这项新技术,洮北区举办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及现场会7次,培训人数达800余人。今年,还在林海镇、金祥乡、到保镇、洮河镇、德顺乡、东风乡建立了9个高水平水稻集中育插秧机械化示范点,购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8台,高性能品牌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9台(套),并与育秧大棚补贴相结合,每个示范点建设标准育秧大棚面积约5100平方米,使全区新增高水平机械化插秧面积已发展到800公顷,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实现了水稻从育秧到插秧的全程机械化。他们还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和效果,举实例、树典型,充分发挥已建设起来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和跟踪对比,让农民亲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调动农民实施该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区保护性耕作已由过去单一的典型示范变成了大面积实施,部分农民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转移,踏上了新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