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论坛将开辟中拉友好合作新纪元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于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拉共体论坛机制正式启动,实现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这是2015年中国外交史上一件大事,尤其是以首场“主场外交”登场亮相,受到世界各国舆论密切关注,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日报网1月8日电(赵虎启)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于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拉共体论坛机制正式启动,实现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这是2015年中国外交史上一件大事,尤其是以首场“主场外交”登场亮相,受到世界各国舆论密切关注,格外引人注目。
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明确指出: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符合跨区域合作的潮流。双方要开好这次会议,使双方整体合作同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的双边合作相互促进,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发展。中方愿同加共体成员国一道,把中拉整体合作推向新高度,使中拉整体合作机制同中加合作机制良性互动,更好服务于加勒比国家经济发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习近平主席在去年访问拉美期间以这句古诗概括中国与拉美地区关系现状。新年伊始,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又在北京举行,中拉关系将迈进整体合作的新时期。来京出席中拉论坛的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阿莉西亚•巴尔塞纳对记者说,即将举行的中拉论坛会议恰逢其时,将为中拉关系“开启新的篇章”,为中国和拉美的相互靠近和深度契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中拉都是发展中国家,今天,拉丁美洲成了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许多拉美国家积极参与解决世界政治问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上升。而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需要强化与全球各地区的关系,特别是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是这种历史契合点,使得中国与拉美更紧密地走到一起。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拉经贸关系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中拉经济引力日益增强,经济关联度提升,尤其体现在极强的互补性上,双方在农业、能源、科技、制造业、信息产业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深入对接,并因此带动相互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中拉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得益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1+3+6合作新框架”,中拉之间的互补性要从简单的贸易转向深入而广泛的产业对接,要从资源能源等传统领域向制造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等方面拓展;还需构筑金融合作的桥梁,使得贸易、投资和金融这三大引擎实现良性互动,并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布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当前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中拉双方都期待中拉论坛能成为中拉整体合作一个新的支点并开创深入务实合作的新格局,使得双方关系能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和拉共体33个成员国有望在中拉论坛上确定共同的愿景和工作机制并达成一些共识,这将是历史性的突破,今天开幕的会议就像盖高楼大厦之前的三通一平,这一步重要性可想而知。
今年是中国的改革年。中国已启动新一轮全面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六个领域。这一轮改革不仅将为中国加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好基础,也会为包括拉美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尤其中拉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的基础稳固而坚实。近10多年来,中拉贸易一直保持年均增幅30%以上,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这次中拉论坛成功召开,让这种关系实现全方位升级,成为中拉关系史上的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中拉启动新时期整体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合作的潮流。中拉双方可通过这一新平台,深化经贸合作、交流治国理政经验、维护中拉双方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拉美各界也对中拉合作的前景寄以厚望。玻利维亚前总统豪尔赫•基罗加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为拉美经济注入新活力,是拉美国家摆脱危机阴影、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拉合作论坛是中国同拉美国家加强交往的重要平台。中国和拉美各国通过这一平台,双方将在贸易、投资、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就更容易获得成功。有必要指出,中拉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无疑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它必将有利于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拉开展整体合作已经成为双方一个共同的愿望、一个共同的战略选择,一个共同的期待。这次中拉论坛召开,无疑将成为中拉整体合作迈向机制化极其重要的一步,必将开创中拉友好合作的新纪元。届时中拉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探讨推动互利合作。而这一崭新而全面的合作机制将成为中国和拉美对接的“粘合剂”,也将为南南合作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可以预见,隔洋相望的中国和拉美将迎来双方关系发展的新起点、新平台、新机遇。有理由相信,中拉整体合作的前景一片光明,无限美好。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