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常委崔少鹏空降吉林的不同含义
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崔少鹏同志任吉林省委委员、常委和省纪委书记。至此,中央纪委常委中已有“四大金刚”空降地方,出任地方纪委书记。
如果细细品味,此次人事调整,空降吉林的意义似乎与前几次不同,中央纪委的工作思路从攻坚克难提升到了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阶段。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黄晓薇空降山西,可谓是临危受命,好钢用在刀刃上。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密集,侯凯深耕于审计系统,到上海身负监管重任。天津自2006年以来,近十年未曾换过纪委书记,近年来发生了皮黔生、李金宝、宋平顺、武长顺等“大老虎”,其中问题可能有待姚增科来慢慢梳理,风雨欲来之势渐浓。而吉林之前鲜有高官落马,前任省委书记王儒林被认为落实“主体责任”得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一套”而调任山西,吉林省具有特殊的“标兵”意义。此番,崔少鹏空降吉林,“打虎”的色彩不强,而总结吉林经验,推广吉林模式的任务可能会更重些。这届中央纪委的任期已经过半,治标和治本都不可偏废。既要“打”,又要防范于未然,如果吉林的经验能够提炼、上升为吉林模式并加以深化、推广,对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此届中央纪委一直致力于立规矩、讲规矩。从三中全会到刚刚结束的五中全会,“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是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建设的一条红线。而由上级纪委为主,掌握下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权、任命权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接下去一轮的省级纪委书记调换和任命,可能会看到更多来自中央纪委的面孔。
当然,人事交流是双向的,地方纪委的得力干将,也会召入中央,担任更重要的责任。例如,此次陈伦不再担任吉林省委常委、委员和省纪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不排除这位“老纪检”入京的可能。以后,这种双向交流很可能会制度化、经常化,成为“新常态”,进一步激发纪检系统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