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抛弃数字,关注生活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2014年11月9日
“学习笔记”按:
从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起,“新常态”这个词变成为描述中国经济最热门与最合适的词汇。一年多过去,“新常态”在不断展现其丰富深刻内涵的同时,也饱受争议甚至是污蔑。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五个发展理念的提出,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无不是基于经济新常态这一国情的判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深刻理解与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当然要从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开始。
新常态是新的吗?
实际上,“经济新常态”是中央基于对一段时间已呈现出来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性变化而作出的论断,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这是规律,是水到渠成的应运而生。从这个程度上来讲,“新常态”并不新,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好久了,只是我们并未觉察。
1.有对比才会有发现
(1)中外对比
美国专家首先使用的经济新常态,是描述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将进入一个增长更慢、失业更多、盈利更难的新状态和趋势。
而中国进入的经济新常态,其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中低端产业转向中高端、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先富型转向共富型、优先做强非公经济转向同时做强公有经济。
(2)前后对比
既然经济有新的特征出现,那么这个新常态和之前阶段的转变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由过去依靠高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具体来看是这四点。
一是速度变化。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绝不仅仅是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理念、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发展模式、调控方式、动力机制等等一系列的调整和转变。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将从GDP一维转向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多维,将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均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和客观结果才会从畸形到正常,从失衡到平衡,实现由粗放型增长顺利转向集约型增长。
二是结构优化。
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如何使我国经济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的低端和底部,迈向中高端和顶部?果断结束旧常态,积极进入新常态,就是要痛下决心,优胜劣汰,择优扶优,淘汰落后,使我国经济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低端和底部逐步迈向中高端和顶部。只有做优做精,做大做强,我国经济才会行稳致远,不断向产业结构更高级、经济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阶段迈进。
三是动力转换。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一方面,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奥秘和优势所在,也是新常态的一个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重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发展要由原来的主要依靠要素资本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更多依靠科学技术、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的全方位创新推动,更多依靠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的优化和提升来支撑。
四是多重风险。
撇开变化多端、风险重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波诡云谲的国际竞争不说,单就国内经济环境来看,由旧常态下遗留过来的资源能源困境、生态环境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高泡沫的地产风险,以及以影子银行、地下钱庄和高杠杆率为主要特征的金融风险,在现阶段集中显现,互相关联,效应叠加,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矛盾挑战之艰巨前所未有。
数字只是数字 “中国从未将7%的增速‘刻在石头里’”
李克强总理曾指明:“7%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一成不变,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经济上要死守任何底线和目标,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经营,我们没有必要只关注这个数字。”这充分反击了唯数字论而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需要阐明的是,虽然增速破7%了,但是比起日本、欧元区、美国的增速仍高一大截。单从基数变大的经济总量看,2014年的7.4%增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2013年7.8%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相当。2014年经济增量则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可见,单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变化,容易产生误读,按照这种逻辑就是把增速下行误解为经济发展的全面低迷。一些声音更是常常罗列整体投资增速下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利润下滑、高档餐饮和奢侈品的消费低迷等下行数据,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民间投资、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高涨、全年装备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增长强劲、数码信息产品消费和旅游活动等呈现的良好迹象。
实际上,在看待经济变化时的指标要多一些。仅靠数字的变化是无法全面理解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在于主动调整,积极推进结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新常态下的提质增效。与西方预支未来的高速增长不同,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必然阶段,是中国对发展历史机遇的积极把握。要理性对待经济增长速度,积极探寻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优势,以人民得实惠为经济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毕竟数字只是数字,生活才是生活。
“五个稳”——
一是经济增速“稳”。当前7%上下的合理区间的增长是一个调速不减势的增长,是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并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实现的,带来的增量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经济总量相当,比去年7.3%和前几年两位数增长还要多,也比今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增量都要多,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二是就业形势“稳”。前8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52万人,失业率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中有升,创业和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同比增加6.8%。
三是居民收入“稳”。居民收入保持“双快”增长格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继续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8.3%,快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
四是农业生产“稳”。夏粮产量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秋粮长势良好。
五是物价涨幅“稳”。农业生产的好形势为稳定物价提供了重要基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处于全年调控目标范围之内。
这“五个稳”,不仅稳定了经济、稳定了民生,也为稳定社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个进”——
一是“进”在“双创”活力增强上。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热情持续高涨,创新驱动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类创业集聚区、创客中心、服务平台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进”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从需求看,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拉动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投资明显快于工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均明显快于高耗能行业。工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中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而高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量成倍增长。
三是“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正在加快从蓝图向现实、从规划向项目转化,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四是“进”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全国有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29个省份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
五是“进”在生态环境改善上。生态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取得积极进展。
这“五个进”,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在逐步改善,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在增强,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中国经济新常态常常被误解,突出观点为将其看作是国家为经济全面放缓并降低民众期望值而作的自我辩护,以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场危机,断崖式下滑、硬着陆等等,或至多在新常态外的“边缘徘徊”才是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前景。如果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下行或者是破7%而得出的这种观点,那么看完这篇文章我们至少可以从对比和解读中了解,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结构,全面深化改革当中的挑战与矛盾会不定期地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的衰落或者崩盘。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如今的中国经济始终以稳定的姿态,朝着更加科学、公平和开放的方向前进,并深刻改变着中国大众和世界人民的生活。
(资料来源:《求是》、《红旗文稿》、《人民日报》、观察者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