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科幻界“神”存在 听《三体》刘慈欣说

30.12.2014  13:26

刘慈欣的2014年颇不寻常,以他的作品为主体的多部电影启动。2015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明年他就参加工作30年了,但现在工作有了变化,不必在电厂当那个权威计算机工程师,好多事需要忙。

12月22日,在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22:00,我如约拨打了刘慈欣在山西阳泉的电话,为时50分钟的对话开始了。

对于中国科幻界“神”一样的存在,我特别担心采访过程中录音出问题,担心有什么不可测的因素干扰,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先看看什么是《三体

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主人公打开了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大门,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了信号,发现了在半人马座三星上生存着一种比地球文明技术更先进、但却苦苦挣扎的三体文明,并且意欲清除地球文明,于是一场浩大的宇宙之战开始了……

以上就是《三体》故事的大致内容。《三体》共有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包括:《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是刘慈欣撰写的史诗级巨著,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再认识一下刘慈欣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想去太空旅游,就是费用太高

三体》让他离梦想更近了

1983年,钱学森多次表示,科幻是个坏东西,因为科学是严谨的,幻想却没有科学的规范。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重创了中国科幻界。那一年的科幻迷刘慈欣陷入迷茫。

早在1978年,15岁的刘慈欣写了第一篇科幻小说习作,讲述中国、前苏联和北约争夺一件外星人扔在海里的武器的故事。那时的刘慈欣不会想到,现在的他开掘出中国科幻文学史上最壮丽的诗篇。

1999年6月,刘慈欣在《科幻世界》发表处女作《鲸歌》,这是他开始科幻创作21年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而他的《三体》三部曲则被视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实现了“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拉到世界级水平”(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语)。

2014年,《三体》在英美出版,实现了科幻文学的尖峰文化输出。《纽约时报》以“《三体》为美国科幻小说迷换口味”为题刊发了书评,称“异于地球的三体人文明与地球人互动的故事,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故事会更受到美国读者的青睐”。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对《三体》的评价是:“中国小说叙事这一块,到了21世纪,仍然往往有这样的始料未及的发展。”

即便如此,刘慈欣依然把自己定位在“科幻迷”上,很少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一年前,他应邀在西昌现场观看嫦娥三号发射,与他想象的庄严的航天发射现场不同,“这里有打扑克的,有卖火箭和玉兔车模型的,有烤肉的,还有酒卖”。

他后来写道:“火箭点火时,尾焰瞬间照亮周围的群山,接着照亮了半个天空,拖着绚丽的火焰升起的火箭有一种奇异的美,很奇怪的,竟让我想起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那个晶莹剔透发出异彩的红萝卜,火箭同样看上去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带着我们的精神飞离这平凡的群山。”

他相信自己有生之年一定可以去太空旅游,但现在价格太贵了。他保持锻炼身体,希望等到费用降到他能承受的那一天,而《三体》带来的极大荣耀与财富,让他离梦想近了一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