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某弹道测量系统曾因精度不达标被返厂

21.11.2014  12:02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北方,某海域。

一支组建不久的年轻海军部队,与工业部门携手奋战,在大海深处完成了某型导弹成功发射。

作为承载着为人民海军新型武器试砺刃神圣使命的海上靶场部队,那一刻成为某试验区官兵永远难忘的记忆。

砺剑淬锋使命如天

那年初秋,随着海上一声闷雷般的巨响,某型导弹昂首直刺万里云天。当导弹准确击中预定靶区、试验圆满告捷,现场顿时沸腾了,参试人员无不欢呼雀跃。

在某型导弹正式立项时,该试验区已经多年没有承担过重大试验任务。人才大量流失,装备严重落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完成使命!”时任该试验区总工程师的娄汉泉主动承担起重任。

靶场测控系统被称作导弹试验“神经中枢”,但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满足试验需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娄汉泉带领科研团队日夜攻关。终于,这一系统提前装备靶场,应用到试验任务中,成为我国第一代多功能集成的统一测控装备,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先后40多次冒着生死考验投身试验一线的胡文萃、邹青夫妇,白发苍苍仍为导弹事业奋斗的退休老科技干部李银芳、刘怀忠等人,构成了靶场强军砺剑的主力。

丹心报国奋勇攻关

白文平始终无法忘掉那一幕。

那年,某型导弹试验很快就要打响,导弹研制技术人员和参试官兵紧张备战。

那天,当研制人员在弹体上布设测量传感器时,为搞清楚每个测点的具体作用,年轻的靶场科技干部白文平凑前请教。

“你们不需要掌握这些,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楚嘛。”研制人员的客气拒绝,令白文平当场尴尬不已。那时,靶场官兵与导弹研制方接触不久,双方在技术和情感上尚处“磨合期”。

“国家赋予靶场新型武器试验鉴定重任,对被试导弹状态和技术不能透彻了解掌握,何以履行好把关之责?”白文平辗转难眠。次日,他和同事一起对弹体的几百个测点进行测量、推算……并据此拿出了翔实的分析结论。靶场官兵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严谨的攻关精神,深深打动了导弹研制技术人员。

凭着百折不挠的韧劲,靶场官兵在100多次出海执行导弹试验及合练任务中,创造了“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备设施零故障、任务软件零缺陷、数据判读零遗漏”的骄人成绩。

王之海,一位在弹道测量领域终生探索、先后攻克了十几项重大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师,在几十年的试验把关中,始终心无私念,赤胆忠诚。有一年,专门测量导弹飞行数据的某弹道测量系统研制完成后,转入靶场验收调试。负责验收的王之海发现该系统测量弹道精度不达标,指标、图像出现误读现象,便明确要求返厂重新改进。

改进虽说技术不复杂,但费时费力。研制单位领导上门求情被驳后,又找到不熟悉试验的有关部门向验收人员施压。

“我们是为国家把守新武器检验关口,人情再大,又岂能大过国家利益!”负责验收的靶场科技干部王之海、荣致斌拒绝签字。

最终,研制单位重新进行设计改进,靶场专门派出科研骨干提供技术支援。一年后,该系统通过靶场验收投入使用后,一举解决了导弹试验中长期无法攻克的某弹道数据测量重大技术难题。

同舟共济携手圆梦

新型导弹研制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家参研参试单位。从导弹进场试验那天起,靶场官兵就始终秉承一种理念:是国家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是事业把我们集合在一起,无论试验中面对什么样的险滩恶浪,只要大家同舟共济,携手作战,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靶场某研究所工程师余义德介绍,在一次导弹试验中发现,由于某高速记录系统安装位置有问题,弹体发射的瞬间无法捕捉。多年的经验技术积累使他敏感意识到:这一瞬间,可能捕捉到导弹发射关键参数轨迹,这将为导弹研制部门提供重要研究方向,破解一项极为重大的试验难题。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余义德经过长达1年多的深入研究论证,缜密分析推算,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余义德找到有关部门提出调整该记录系统位置的建议。有人善意提醒他:试验设备定位归零后,平时就是动一下也要经过多方严格审批,调整位置更是“天大的事”,万一获取不到试验数据,将要承担不可估量的巨大风险。再说,该套设备安装定位由其他参试部队负责,你何苦自找麻烦……

余义德坚持不为所动:“只要有利于试验早日成功,我个人冒多大的风险也值得!”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将该记录系统位置进行了调整。

当导弹再次试验发射时,研制部门的一名专家激动得热泪盈眶。通过记录系统实时传输过来的画面,从事导弹研制几十年的他第一次看到发射瞬间某关键参数轨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那一刻,余义德平静的脸庞上,泪花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