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正确方向
31.05.2016 04:34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1、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光荣使命
智库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智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确立智库的功能定位和价值目标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既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鲜明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直接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研究咨询机构,其政治方向、服务宗旨、价值取向和功能目标的基本规定性,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鲜明的政治本色,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必然要求。
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光荣使命,就必须在智库工作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为根本出发点。智库的使命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要以科学研究成果贡献治国理政智慧,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光荣使命,就必须围绕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炼智库主攻方向,规划重点研究选题,配置研究资源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六个“如何”,是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尤其应当成为智库的重点研究方向,要下大力气组织长期持续和有效的研究。
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光荣使命,中国的智库拥有优厚而独特的本土研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个时代,也一定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长壮大,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能够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
2、着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一重要论断,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伟大认识工具和有力思想武器。当代智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智库提供的产品中,思想和观点是首要的因素。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首先要塑造智库的思想灵魂。必须清醒而高度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能力和水平,使其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看家本领。
中国近现代约百年的发展历史,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奋斗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组织地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如果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法,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研究中国问题为己任的智库,就谈不上真正懂得今天的中国,也不能准确把握中国的未来。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事关中国发展大逻辑大趋势的整体把握和战略研判上,才能避免出现根本性偏差。
马克思主义不仅拥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拥有强大的道义力量。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这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够获得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依据。智库的研究成果,最终要经得起人民的实践的检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智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就会有宽广的视野和崇高的情怀,就会有无私的担当精神和锐意创新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为此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认真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回应时代呼唤,勇于探索发展规律,大力推动理论创新。
3、以“三个体现”引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把握“三个体现”,即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三个体现”不仅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总遵循,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基本路径和主要着力点。
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要求我们的智库建设着力形成自己的民族特性,同时彰显融通性和开放性的鲜明特征。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就要求我们的智库建设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智库科研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就要求我们的智库建设厚植于学术土壤,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等等。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使智库研究由此获得强有力的学术支撑。要遵循智库发展规律,突出智库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了专门论述。他重申了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的要求,指出了目前智库建设存在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贯彻落实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实际工作之中。(黄浩涛,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31.05.2016 04:34
故
事
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
8月3日,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社先进典型宣讲团走进吉林市
为不断加强系统行风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景俊海胡玉亭会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组
8月2日,省委书记景俊海,民族宗教网
全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 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玉亭主持
8月2日,全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