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猫冬

16.01.2015  17:24

  日期 : 20150116

  期号 : 3588

  版号 : 08

  版名 : 旅游·文化

  作者 : 尹立武

  标题 : 猫冬

  东北人在冬天里有“猫冬”的习俗。这个“”字有躲藏的意思。“猫冬”的大意就是在冬天藏起来躲避严寒。

  东北冬天极端最低气温会低于-40℃。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东北无霜期短,每年只能种一季庄稼。冬藏到春种之间是滴水成冰的漫长冬季。10月中下旬就寒意萧萧了,要到清明时节才能渐渐脱下冬衣。

  东北的冬天确实冷极了。不管你穿多么厚的衣物,在室外停留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有一种透彻心髓的寒冷。手脚和脸先是有一种奇痒的感觉,而后就会有一种被割裂皮肤的痛。冷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出门没有戴好帽子,耳朵就会被冻伤。而且一经冻伤,年年都会发作。一旦冻伤,千万不能用热水泡、不能用炉火烤,那样就会使皮肉烂掉。一定要用冰冷的雪来搓,这样才能把进入身体内的寒气逼出来。

  冬天这么冷,人当然要“”起来。秋去冬来,东北人就开始张罗买冬菜、腌渍酸白菜,为“猫冬”做准备了。冰天雪地的东北是一个天然的冷藏柜。入冬后,气温骤降。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充分利用了气候营造的天然冰箱。包饺子、包豆包,然后拿到室外冻起来。乡里人杀了年猪后,同样利用天然冰柜把猪肉冻起来。冻猪肉是比较有创意的:先是要到河里去刨洁净的冰块,当收集到足够的冰块后,就在自家院中的空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冰块,把分割成块的猪肉放在冰块上,再用冰块把猪肉埋藏起来,然后浇水把冰块和猪肉冻成一个小小的冰山。要取用猪肉时再刨开冰山。现在,我们在东北的城镇中也会看到一些楼房的窗外挂有铁筐子,在冬天做“低碳”的冰箱。

  很多人会误认为东北人不怕冷,其实,东北人是最怕冷的。农村人家的火炕总是烧得热热的,炕面散发的热量把室内烘烤得温暖如春。而室外罕有人活动。除了屈指可数的勇敢的冬泳爱好者之外,还会有谁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冰雪严寒之中呢?聪明朴实的东北人会选择各自的“猫冬”方式。

  过去东北农村的“猫冬”不过是打麻将、喝烧酒、走亲戚、看二人转。时代变迁,如今富裕了,一些退休了的东北人在南方甚至在海南买了房子,过起了“候鸟”生活,“猫冬”“”到了“天涯海角”,也有些人在“猫冬”的季节去温暖的南方打工。同时,冰雪文化也成了旅游热点,天南地北的人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到东北来走亲访友,滑雪、观雾凇、看冬捕——吉林的北大壶滑雪场、松花江的雾凇,还有查干湖的冬捕都是很有名的。人们在“猫冬”时有了更丰富的生活乐趣。

  从整体上看,东北人“猫冬”的习俗至今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因为东北的冬天确实是太冷了。 (2015年1月16日 八版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