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会议现场
201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会,总共进行了十二个单元的讨论,5位著名专家做了主题演讲,85个发言人和13个评论者做了发言,听到的学术动态和信息极其丰富,有很丰富的内容和观点,所有的发言人和评论者、参与者、与会者非常出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郝时远出席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务院参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何星亮研究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雷振扬教授、李伟教授、王希隆教授等。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永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代表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色音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郝时远研究员以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做主题报告,郝先生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背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以及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等四个方面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详细的解读。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先生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要坚持我们自己道路的基础上,巩固、完善、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族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先生提出学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国务院参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何星亮研究员从心理的角度探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与观念变迁的关系,指出现代化建设与人的观念变迁密切相关。从现代化的属性来看,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二是个人现代化,包括各种理念、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而创造的;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也是通过人来制定的;因此,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人的现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人的现代素质越高,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在当前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观念因素中,最关键的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观念因素。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雷振扬教授分析了民族地区近些年出现的诸如相对差距缩小但绝对差距未改变、重叠式贫困、不发展的贫困等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政策创新策略。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从历史和逻辑的演进分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身份设计,阐释了“人民”和“公民”两个发挥过元身份作用的身份,深入剖析了二者的社会意涵、“人民”的三个义项和“公民”的三种表达方式,并对两种元身份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民族问题的凸显,只是元身份转换所引起的众多问题之一,因此,从与公民身份的关联来理解民族问题十分必要。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包玉山教授从“现代畜牧业”发展所导致的草原生态空前恶化和牧民收入连续下降的现实出发,主张保护和恢复游牧生产方式,认为这种保护和恢复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上去,而是具备完善的防灾设施、充足的饲草料储备、现代化的游牧生产工具等条件下的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回归。这种回归是蒙古族文化自觉、文化恢复和文化重建的一部分。
为了鼓励在校研究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培养民族学人类学未来人才,并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在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民族学学会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各地近4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婚嫁民族文化”、“变迁中的民族文化”、“旅游与休闲文化”、“宗教、宗族与社团组织”、“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探索”六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7日上午,本次会议闭幕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信息楼报告厅举行。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主持闭幕式,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云国宏出席并致辞。云校长希望,中国民族学学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长期联系,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他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再一次莅临美丽的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色音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是一次积极探索和真诚沟通的会议,是民族学、人类学界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很好的响应,研讨会上达成的共识必将推动民族学界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民族学研究的进程。本次会议能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内蒙古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位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