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传播研究要接地气

21.05.2015  17:20

  近年来,政治传播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关注。5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京举行。与会者从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外政治传播史研究、当代政治传播实践研究、当代西方政治传播理论研究等角度,对我国政治传播研究与实践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社会转型推动政治传播研究
  
  政治传播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当代西方政治传播出现诸多新热点。目前,西方政治传播主要应用于政治竞选领域,大多试图通过民意调查、媒体运作等技术手段影响选举结果。
  
  回顾国内政治传播研究的整体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国外政治传播理论以学术性译介、评论和诠释等方式引入中国,中国的政治传播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没有建构起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认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在学科规范化的话语引进之后,正在与中国现实对接,开始呈现出它的生命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姜飞认为关于政治传播的学科属性仍然界限不明,“政治的传播”与“传播的政治”,二者孰轻孰重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者们下一步应思考的重要内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孟建认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已经兴起。长久以来,在政治学和传播学之间一直缺乏很好的沟通,随着媒介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国社会的转型,政治传播学的发展是必然的。政治传播学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多学科再到跨学科,实际上现在是一个“超学科”,联系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寻求突破。
  
   政治传播“内外”策略不同
  
  政治文明领域相关建设有助于实现全社会广泛认同,这成为近年来政治传播实践及策略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如何做好对内政治传播?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政府要有自觉与民众沟通的意识;要遵从政治沟通的规律;要实现政治沟通的制度化;要实现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要努力拓宽政治沟通的渠道;要使用先进的沟通技术;要讲求政府与民众之间平等、理性、合作的关系。
  
  如何进行对外政治传播?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严文斌提出,政治对外传播需讲策略,尽可能寻找世界共同利益,多谈“共同发展”。此外,传播真实中国,还应强调问题导向,善用新媒体,改变严肃刻板的形式,探索新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认为中国政治传播思维需要转变与优化。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
  
  “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在荆学民看来,“任何新兴学科的理论都是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孕育而生的。”之前“西学东渐”式的理论尝试,只是把西方政治传播理论的框架与中国当下政治宣传实践进行了“两层皮”式的理论“嫁接”,这样的政治传播学,既没有很好地剖析西方的政治传播内核,更没能为中国政治宣传实践提供有效支持,陷入了尴尬困境。
  
  那么,中国政治传播理论的方向在哪儿?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知识话语体系?许多学者在不断探索。荆学民对此表示,目前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距离体系构建还相距甚远,亟待对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的基础、轴心、边界等一些核心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记者 霍文琦)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