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为全球化注入动力

09.12.2016  13:08

  12月7日至8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主题为“全球化未来”的国际会议。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商学界代表,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前景和新增长动力,中国作用成为会议关注的一大热点。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势头减缓,反自由贸易倾向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反全球化不如多练内功

  在过去几十年间,以贸易和投资为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全球增长、改善民众福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把原本一路高涨的世界经济推向低谷,也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了挫折。

  最近几年,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民众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情绪甚至对美国政治和总统选举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被誉为经济一体化标杆的欧盟,在希腊债务危机和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冲击下,其一体化进程遭受重大挫折,压力短期内难以化解。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从总体上看,目前出现的反经济全球化思潮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和回调,是国际规则制度、经济金融分配机制和各经济体内部结构调整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相适应造成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学东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反经济全球化的声音,是由于各国民众受益程度不同。美国中产阶级萎缩,蓝领工人收入不但没有增长,甚至有所减少,所以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抵触情绪。在欧洲,大批涌入的难民引发了反移民思潮。

  在印度观察家基金会主席苏廷德拉·古尔格勒尼看来,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改变了全球格局,美国等发达国家因丧失了优势地位而感到不安,反经济全球化不过是借口。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面前,“美国应该练内功,将陈旧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而不是遏制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他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将惠及包括南亚国家在内的亚太地区。

  中国贡献获得广泛认可

  澳大利亚财政收入和金融服务部长奥德怀尔告诉与会人士,贸易意味着增长,没有贸易,澳大利亚就没有未来。她特别强调中澳自贸协定的意义。“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可谓恰逢其时。协议生效一年来,澳大利亚农业、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受益匪浅,而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说,国际社会今后应通过公开对话、讨论构建所有人受益的伙伴关系,化解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和反对之声。

  牛津大学中国增长中心主任岳琳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30多年间,中国的发展使数亿人摆脱贫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在促进经济开放方面的贡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欢迎。

  出席会议的澳大利亚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塔普告诉本报记者,一旦打开国门,中国很快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虽然中国也在承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离不开参与全球化。

  与会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已然形成。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互联网等会在更广范围内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制度重建和结构调整确实需要经历磨合过程。各国政府应正视这一现实,积极加以应对和调整,而不是因噎废食、诿过于人,更不能情绪化地反对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