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粮状元县农户的喜、忧、惑、盼
中国产粮状元县农户的喜、忧、惑、盼
——秋收时节新华社记者与种粮农民“面对面”
新华社记者 邹声文 郭 翔 李 超
吉林榆树是连续多年的全国产粮状元县(市),成就了“天下第一粮仓”的美名。秋收时节的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变成了“金纱帐”。今年,它又将为国家贡献近68亿斤粮食。
辛苦一年的种粮农民收成怎么样?玉米收储制度调整后粮价如何?他们又面临哪些困惑?怀着什么期盼?秋收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黑土地,来到秋收现场,与产粮状元县的农户们面对面,听取他们的喜、忧、惑、盼。
丰收之喜:
“天下第一粮仓”又增产
“今年的庄稼长势好,肯定有一个好收成。”榆树市闵家镇农民汤正全家种了1公顷玉米,估计自己能收获2.2万斤湿粮。
而一些通过包地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农户,对增产更是信心十足。
“丰收已定!”榆树市增益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占友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和代耕方式,种植300公顷玉米。他介绍说,今年雨水调和,测产看每公顷玉米湿粮产量能达到2.6万斤,比去年增产1500斤左右。
榆树玉米已进入蜡熟期,部分农户已开始秋收,10月上旬将集中收割。“今年水肥气热条件都很好,玉米籽粒饱满,质量上乘。”始终关注粮食生产的中储粮榆树直属库党委书记王强说,政府定期投放赤眼蜂、空中喷洒农药、炮击冰雹云层等措施也在关键时刻保证了玉米生长。
吉林省田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卓“底气”十足。他的玉米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50公顷发展到今年的600公顷。“国家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举措,规模经营和农业科技的配套应用也让我们经营的地块产量比单户农民高出10%。”
去年,陈卓一口气购置了23台大型农机具,“2015-2017年,省里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采取农机购置‘双补’政策,我一次性把规定的450万元购置额度全用了,自己投入200多万元,政府补贴了100多万元。”
今年榆树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37.9万公顷,与上年相当。榆树市农业部门预计,今年当地粮食将延续此前多年的增产势头,粮食总产应当略高于去年的67.7亿斤总产水平。
粮价之忧:
丰收能否带来增收?
今年国家玉米收储制度调整,取消玉米临储等“托市”收购,失去政策支撑的玉米收储价格成为不少农民心头的忧虑。就在几天前,当地玉米加工企业开出的新干粮收购价为每斤7毛2分。
“本来预计今年玉米价格是每斤9毛钱,如果是7毛多点儿,没想到会掉这么多。”榆树市刘家镇吉顺村的刘晓光除了种自家的地,今年又流转了两公顷别人家的地种玉米。如今玉米即将收获,市场上的价格却让他犯了难。
在当地,流转土地需要支付每公顷8000元租金,种子、化肥、播种、收割等种植成本大约也在8000元,这样下来,他已为每公顷玉米投入1.6万元。“如果今年干粮每斤真的只有7毛出头,每公顷产出1.8万斤干粮,收入只有1.3万元左右。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我们可能要赔钱。”
刘晓光和其他村民们都在议论国家刚刚公布的新补贴政策。“听说国家大概会给我们种地农民每公顷2000元补贴,这样算来我们可以基本上保本,赚钱是不太可能了。”
“要是知道今年玉米价格会掉这么多,当初肯定就不会包别人的地了。”刘晓光说,“现在地是白种了,要是价格比7毛还低,那就要赔了。”尽管玉米价格下跌预期贯穿春耕到秋收,但秋收临近,价格“盖头”真正掀起时还是让不少像刘晓光一样的小规模种植农民感到难以接受,“只能先卖掉一部分湿粮,剩下的烘干以后再等等看。”
陈卓所在的合作社今年种植和托管的土地达600公顷,与大多数普通农户相比,像他这样的种地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大、成本低,抵抗粮价下行的能力也强很多。“用的农机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的,种子、化肥因为使用量大,直接找厂家商量大量购买会比市场零售便宜很多,此外采用科学方法种地又能比普通农户增产不少。”
即使是陈卓这样的大户,也不太看好今年的玉米市场。“我一天都不存在自己手里,新粮下来后全部送到跟我有收购协议的玉米加工企业。”他说,“‘熊市不言底’,不少农民都感到玉米价格必然下跌,但谁也不知道跌到啥样才是个头,所以我也在劝社员早点卖粮变现。”
“转身”之惑:
不种粮食该干啥?
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过剩,价格一路走低,从2014年每斤1.12元的最高价,快速跌至去年的每斤1元,东北地区玉米临储价格每斤下降0.12元。今年企业刚刚公布的市场收购价只有每斤0.7元,下降势头更为明显。
面对一路走低的粮价,不少散户农民开始尝试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但更多的人却不知道种什么,更不知道种出来卖给谁。
汤正全种了半辈子玉米,近年也试着种过高粱、黄豆等作物,但收益并不理想。“自家种一点儿,产量不大,商家根本就不会来收购。”
看到身边其他农户失败的例子,像汤正全这样的农户变得更加小心谨慎。“我们这里有三家合包15公顷地种山芝麻,结果全部被雹子打了,不但没挣着钱,每家还要赔5万元。”汤正全说。
黑土地上,许多像汤正全这样的普通农户也听说过订单农业,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种植方式。“如果自己能拿到一个大订单,我们可以跟周围的农户合起来完成。”汤正全无奈地说,“可是我们根本找不到签约的公司。”
不少农民不仅对改种经济作物疑虑重重,同时也对外出打工缺乏信心。刘家镇黄家村的马德明今年36岁,他对记者说,自己也曾到外面的工地去打工,但没有技术,每天收入只有三四十元。“一方面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同时外面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干了活儿也可能拿不到工钱。”
但一些头脑灵活的种植大户却在对接市场、调整结构上十分主动。作为种粮大户,马占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与合作社社员们一起谋划转型调结构,用订单种植的方式化解玉米价格下降风险。
今年初,马占友所在的合作社就与天津和吉林的两家公司分别签下订单,按照这两家公司要求种植的玉米将全部以每吨1700元(合每斤0.85元)的价格销售到这些企业,从容锁定合作社农户们的收益。合作社还与一家信鸽协会签下订单,为其种植一种专门用于饲养信鸽的高蛋白玉米品种,预期也能获得很好的收入。
除玉米以外,这家合作社还在经济作物种植上做得风生水起。“我们今年种植了250多公顷马铃薯、西瓜、山芝麻等经济作物,绝大部分作物都是订单销售。”马占友说,“就拿山芝麻来说,厂家在种植之前就给我们预付了包地的钱,定好了每斤6块钱的收购价格,确保了我们的收益。”
政策之盼:
期待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
种粮大户陈卓的大规模经营吸引了吉林省农科院的注意。“农科院在我们的地里做实验,同时免费对我们进行技术支持,提供农药喷洒提醒、土壤成分分析等服务,帮助我们把地种得更好。”
农业技术有时就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命根子。近年榆树的许多农户不种粮食,改种西瓜,导致西瓜集中上市时只有七八分钱一斤,许多种植户血本无归,但马占友种的西瓜却赚了大钱。“我们的西瓜也赶上了集中上市期,但我听了技术人员的建议,果断决定把快成熟的西瓜掐掉,等瓜苗重新开花长瓜,结果我们成为最晚熟的西瓜,北京、上海、深圳的客商都抢着要,卖了一个好价钱。”
像马占友、陈卓这样的“种植大户”积极主动调结构、抢订单、找市场、重技术,觉得农业有干头、能挣钱。而绝大多数小农户则陷入信息资源匮乏和“不对等”的困境,觉得地越来越难种,市场越来越看不明白。
“玉米便宜了,有人开始种别的,结果所有人都跟着种,最后这个东西又卖不动了。”不少农民面对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发出如此感慨。
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让很多农民叫苦不迭。打通农业信息化的通道,对保证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而易见。更加便捷、准确地获取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种信息,成为农民的迫切需求。
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成为农民的诉求。陈卓讲起当年种地投保的经历,显得十分不满。2012年,他种植的30多公顷玉米遭受了台风和虫害,但由于损失程度不符合保险公司的要求,最终1分钱赔偿都没拿到。“保险规定粮食绝收时每公顷补偿3000块钱,没有绝收就基本不补,但种1公顷地的成本就要7500块钱。”陈卓说。
无数普通农民急切期盼分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红利”:生产上增加农业科技集成应用等配套服务,产业上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和保险等金融支持,经营上持续推进规模经营并发展订单种植……只有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千千万万的农户才能彻底摆脱科技、市场等多重浪潮冲击下的无力与无助状态。(新华社长春9月27日电)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