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骗演练:长春市24个孩子11个被陌生人拐走
轻易喝下陌生人给的饮料。
被陌生人领走。
每当看到有传播“宝贝回家”被拐儿童的协助照片时,为人父母者都难免心头一颤。“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拐走”、“真遇到人贩子时,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带着这样的疑问,荆女士和孩子,以及另外23名1-3年级的小学生及其家长,参加了20日下午的一场防拐骗实战演练。一场演练下来,好多家长手心都攥出了汗——原来我们的孩子这么容易被拐骗!
实战演练第一场: “人贩子”搭讪 获取孩子信息
24名孩子全部透露了个人及家庭信息
防拐骗演练由南关区滨河小学联合专业机构进行,考虑到24名参与孩子的安全,负责拐骗的“人贩子”均由家长模拟担任,且孩子和家长各分成3组,互相串开实行骗术演练。实施骗术前,3组孩子分别被教官带到不同地点,在草坪上做手工、做游戏。
拐骗儿童的第一步往往是获取孩子的信息、家庭情况等。
“这孩子真可爱!你叫什么名字,小名叫啥?哪个学校的,几年级?每天谁接你放学啊?家里有车吗,爸爸开还是妈妈开……”由家长扮成的“人贩子”开始向孩子们套取信息。
“我叫杨浩(化名),爸爸妈妈叫我浩浩,我家住在……”1分钟不到,这个叫杨浩的一年级小男孩就骄傲地向眼前陌生的漂亮阿姨“交代”了家里的一切情况,甚至是陌生阿姨都没问的杨浩家的车牌号码。
第一场演练结束,24名孩子全部透露了个人及家庭信息,无一例外。
防拐提示
很多家长平时都告诫过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很简单,家长不应泛泛的说教,要明确告诉孩子不能透露给陌生人的信息包括什么,如:孩子的姓名、小名儿、学校班级、爸爸妈妈的名字及工作、家里有钱吗、家庭地址、平时谁接送孩子等信息,都应列入不能向陌生人透露的个人信息。
实战演练第二场: 骗孩子吃下准备好的饮料和食物
24名孩子超半数喝了陌生人递来的酸奶、吃了糖块
“浩浩,你奶奶一会就来接你了,阿姨这瓶酸奶给你喝,好不好?”“人贩子”扮成浩浩同学的妈妈用食物引诱浩浩。
这一招成功率很高,演练结束,24名1-3年级学生中超半数孩子中招儿,要么喝了酸奶,要么吃了糖。
“如果这是含有迷药的食品,孩子吃了后立刻就被‘人贩子’带走了。”负责演练的教官说。
防拐提示
食物引诱在拐卖儿童的案例中用的很多,这时“人贩子”往往已掌握了孩子的部分信息,对孩子直呼其名再拿东西引诱孩子。而儿童对陌生人警惕不足,认为能叫上自己名字的人都是熟人,熟人都是好人。这一点家长须在日常防拐教育中特别注意。
实战演练第三场: “人贩子”将孩子带离5米以上
24名孩子中,11名被“拐走”
“婷婷,我是你同学的姥姥,刚才你妈妈在路边摔了,你快去看看吧。我跟教官也说过了,教官也让你快去!”家长扮成的“人贩子”对二年级的婷婷(化名)说,说完拉起她就走。有了前两场演练的经验,婷婷站住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跟着“人贩子”跑向了马路另一边。
24个孩子,最后有13人顶住了骗术,没有离开原地;而包括婷婷在内的11名孩子被成功“拐走”了。
防拐提示
带离5米只是演练中随意设置的数字。其实,孩子只要被“人贩子”带离家长的视线,拐骗就成功了。在人流穿梭的商场、公园甚至洗手间,只要离开家长视线2米以外,“人贩子”就能轻易将孩子迅速转运走。所以人流多的地方,要和孩子牵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