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司法文明指数发布 评估9地吉林居末位
9省市的司法文明指数总分排名前三甲是上海、海南和北京,居于末三位的则分别是福建、湖北和吉林。
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司法权力的运作合理吗?警察、检察官和法官是否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并远离腐败?司法的公开和司法的公信力如何?公众参与司法的意识及程度如何?
3月2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试图给出包括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在对全国9个省、直辖市进行试点调查和数据分析之后,中国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报告,评估结果显示,9省市的司法文明指数总得分较平均,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海、海南和北京。
这是中国发布的第一个跨区域性的司法文明指数报告。据悉到2016年,司法文明指数调查分析范围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哪里的司法最文明?
司法文明指数本身是个新词,它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组开发的、用以显示各地司法文明程度的量化评估工具。
知名法学家、中国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任张文显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类文件中多有提及推进“司法文明”,基于司法文明对法治文明及至政治文明的反映,因此,探索一种体现当下国情、符合司法规律的可量化评估工具是必要的。
为体现上述目的,首次评估精心选取了9个省市,它们包括了中央司法改革试点的所有地方。这9个地方分别为:北京、上海、福建、吉林、青海、四川、湖北、广东和海南。
在涵盖了4个领域、10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190个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中,9个地方的司法运行状态受到多个方面的评价。
从去年的评估结果来看,在受调查的省市中,上海是去年司法文明度最高的地方,在10个一级指标中,有8个指标上海排名第一,仅在和“司法文化”和“司法相关权力”两个指标中,被北京和海南拔去头筹。
中国首个司法文明指数发布9省市的司法文明指数总分排名前三甲是上海、海南和北京,居于末三位的则分别是福建、湖北和吉林。
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高祥阳表示很关注报告中北京的情况,不过他对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排名在海南之后感到意外。他坦言此次司法文明指数中的量化指标对未来工作改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9个省市的总得分相对持平,平均分为65.4分,第一名的上海和最后一名的吉林仅相差5.1分(百分制)。
共性特征在9个地方也体现得很明显,比如在“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证据制度”两项指标上,普遍得分较高,而失分较多的领域,则主要集中在“司法文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指标上。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组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在当天发布这份报告时不无忐忑地说,报告的数据说明,9个省市的司法文明建设,在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9个省市在‘司法文化’这个一级指标的评估中全体不及格的情况,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项目组发放出去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颇有意思的问题,例如以“在您所在的城市,如果深夜1点钟在市中心行走,是否会感到害怕”来评估该地的刑事侦查合法有效程度;以“对于在公共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您持何种态度”和“(对于执行死刑)您认为应该用注射取代枪决方式吗”来评估该地民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的意识及程度,进而评估当地的司法文化。
在考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指标下,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您所在地区,人们的贵重物品或者5000元现金被盗后,到公安机关报案,被立案侦查的可能性有多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