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要贴近生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十三评
核心提示:无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还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生活,才会“接地气”,才能走近群众,受到群众认可,被群众视为贴心人。反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脱离群众,最终失去群众。
编者按: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宣讲家网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推出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系列评论,促进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落实与深化。近期,本网根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系列评论,供大家参阅。
贴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作品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具体鲜活的感动群众,成为好作品。这个原则,同样适应于践行“三严三实”。 无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还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需要贴近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贯穿党员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贴近生活,才会“接地气”,才能走近群众了解实情,受到群众认可,才能被群众视为贴心人。反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脱离群众,最终失去群众。这个意义上,贴近生活就是走近群众,就是做赢得民心的工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哲学意义上,贴近与脱离相对,它是一种认真、积极的状态。践行“三严三实”的核心是细致查摆问题,细致查摆问题,既取决于方向,也取决于方法,是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本质是精益求精做事,把工作做精做细,既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内容要求,也是工作作风保证。细微之处既见作风又见精神,细微之处见品格。所谓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差别就在于细节小事上的坚守与失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优良作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优秀品格,主要靠平时养成,临时抱佛脚装点不出来。好比一个人每天都要洗脸刷牙才能体面地出门一样,锤炼“严”和“实”的作风,也唯有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有效培植和养成。把“三严三实”落在具体细节上,反映的是作风,体现的是境界。
“三严三实”贴近生活,意味着对主体价值的肯定。古语有云:“夫祸患常积于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节不拘,终累大德。曾经震惊全国的福建海关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有个屡试不爽的贿经:“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从这些年曝光的腐败案件来看,大部分腐败典型有一个共同点:在细节小事上放松了要求,“小病”变成“大病”。而有些官员落马,也正是在生活情趣上被别有用心之徒找到了突破口,如倪发科爱古玩,成了玉石的俘虏,其受贿近八成为玉石;王敏好美色,京城会所风流时被录了相,中了不法奸商的美人计。他们均应验了那句俚语:“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表明,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像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在具体细节上把住关隘,做到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通过细节体现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既是一种思维清醒,更是一种价值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一系列廉政新规,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管住了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乃至节日交往的细节,更在于抓住了干部作风最易“跑冒滴漏”的关键节点,彰制度之威、显规则之力,彰显了“抓小节就是立大德”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