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举办的进博会,有什么不一样?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中国每年大约要举办超过4000场的贸易博览会,这届的进博会究竟有什么特别?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举办这样一场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向世界发出了怎样的信号?今天,我们特地刊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关照宇的文章,来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视角下的进口博览会。
“洋货来华”----从五口通商、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
1840年以前,中国主要以“朝贡”的方式与世界展开贸易往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向中国献上贡礼,中国根据“厚往薄来”的原则,向朝贡国赏赐各种货物,这些货物价值远高于朝贡国献上的贡品,往往不计成本。在这样的朝贡制度下,对外贸易是中国维持朝贡体系存续的工具。清代的朝贡制度更加严格,各朝贡国必须在规定的港口上岸,并按照规定的路线进入京城,对朝贡体系之外的西方诸国,仅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这严重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得朝贡贸易逐步瓦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洋货也随之进入。中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成为了西方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在这一时期,中国主要是世界性贸易博览会的参与者而非组织者。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派国人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此后,中国开始频繁参与世界博览会,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但是,中国的展品以农产品、奢侈品为主,在竞争中不具优势,反映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落后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在经济上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形成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的国营外贸公司集中经营、国家对外贸公司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统负盈亏的对外贸易体制。但是,中国并没有断绝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中国出口商品博览会(广交会)为中国与世界提供了一扇沟通的窗口。广交会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一方面,新中国自诞生起就遭到了西方国家的敌视。1951年,美国纠集其他西方国家,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和禁运,企图在经济上扼杀新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建设百废俱兴,社会主义建设方兴未艾,单纯依靠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无法适应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多种物资的需要。中国需要与世界建立贸易联系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资金和商品支持,广交会应运而生。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成交额达1754万美元。此后,虽然受到三年经济苦难、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呈现曲折发展,但自1970年开始,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实现了迅速增长,1975年达到了147.51亿美元。然而,计划经济下的贸易体制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首先,国家指令性计划忽略了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活;其次,国家垄断贸易的形式挫伤了各地方、生产部门的积极性,产品缺乏对外竞争力。中国贸易体制亟待改革。
1978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端,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缔造了“中国出口奇迹”,而这其中,进口引致出口机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通过进口所带来的先进生产设备、管理水平等直接或间接的溢出效应,帮助国内企业获得跨越技术差距的生产率优势,在“自我选择效应”的作用下最终扩大出口。此外,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政策调整,并于1996年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对外贸易战略,扩大对外贸易。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中国的进出口额迅速增加。与迅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相适应,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也更名为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在继续强调出口创汇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强调了进口对经济的提振作用。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也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从1978年至今,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高层仍然在不断探讨如何进行更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身份转换”工作。而作为“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了中国外贸新一轮“身份转换”的风向标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适应了中国进口贸易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变化的举措。
从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看进口侧升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布局,逐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枢纽之一,深刻影响着其未来发展。根据全球投入产出表的最新数据(2014年),我国制造业总增加值已经超过美国,达到约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预计未来中国将与美国共同主导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同时《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全球价值链中的无形资本》中也指出:中国正在摆脱’世界工厂’的标签,走到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最前沿。这显示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地位的稳步提升,中国企业正逐步跻身于高技术附加值的上游生产商之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长期变动趋势上看,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总体平稳,第三产业的占比则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鲜明的特征。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实际年均增长10.8%,高出GDP增速1个百分点。至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3365亿元,占GDP总值的51.6%,贡献率达58.2%,拉动经济增长3.9%。
从中国社会生活演变看进口侧升级
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中国是21世纪以来唯一一个财富年均增速超过5%的国家,目前中国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财富在中间段(1万美金-10万美金),到2020年中国大约一半的成年人财富将在这一区间内。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数量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中产数量在2000-2015年间增加了3800万人,财富增长了5.6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占全球中产阶级人数超过16%,高达1.09亿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3亿人。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正在崛起而这一变化会使整个国家的文化消费、奢侈品消费、与生活质量及审美相关的消费得到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整体上仍处于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阶段,停留在对更多物质品占有的层面上,倡导节俭的传统消费观。90年代后,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以及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扩张,人们开始更多注重消费物品背后所代表的社会身份符号价值,享受型消费成为主要消费欲求,炫耀消费和符号消费成为消费的重要动机和目的。进入21世纪,在国家经济繁荣和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愈加重视理性消费、个性化消费和环境友好型消费,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追求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消费。2016年起,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的落实,平价消费正在成为市场共识,炫耀式的奢侈品消费淡出,品质消费特征凸显,可持续消费步入消费者视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与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各方面看,无论是价值观多元化的转变,愈加包容的文化观,还是不断增强的法律、民主及权力意识,又或是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迅速提高的竞争意识,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开放思想”都不断冲击着人们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
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引擎,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迈进。2013年—2016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1%,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为51.6%,预计未来5年,我国新增消费的50%左右都是服务型消费。此外,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扩大,重视生活质量,对信息、医疗、养老、家政、旅游等新型服务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其中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优化了贸易结构,提高了发展质量,使得中国在一些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时代,中国的贸易政策正从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平衡发展转变。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这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也是中国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在当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时,中国表明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化立场的庄重宣誓。
(作者关照宇 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 董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