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歌日”,我们的儿歌去哪了?

21.03.2016  18:43

中国吉林网3月21日讯 (记者 郭美佳)“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没有儿歌,就没有童年。你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关于儿歌的节日吗?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你还记得儿时唱过的歌谣吗?记者走访发现,现在贴近孩子的优秀新儿歌并不多,《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也“沦为”儿歌。

现状 宝贝们爱唱“小苹果

记者采访了身边“80后”家长,他们表示,那个年代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卖报歌》《小燕子》《两只老虎》《采蘑菇的小姑娘》等经典儿歌,现在的孩子也会唱,但是孩子们更喜欢的是《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歌曲,或者《小苹果》、《青春修炼手册》等流行歌曲。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是受网络、电视等媒介影响,孩子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二是当代贴近孩子的新儿歌、脍炙人口的优秀儿歌太少。

6岁的佳佳妈妈说,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儿歌,所以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听绘本故事。在歌曲方面,孩子是玩手机游戏听流行歌长大的,最爱听的就是《小苹果》和《江南STYLE》。 “幼儿园也很少教孩子儿歌,特别是我们的幼儿园是双语的,可能为了展示双语特色,教的全是英文歌,他们跳的舞蹈配的都是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

踏查 贴近孩子的优秀新儿歌少

21日,记者走访几家音像图书店发现,发现货架上摆放的儿歌很少,大多是几十年前的老儿歌,新儿歌不到老儿歌的10%。

在图书儿童专区摆放着的大多是胎教、婴幼儿类的歌曲集,童谣读物也被各种色彩鲜艳的绘本抢占了市场,适合8~14岁孩子的的儿歌很少。即使找到一个儿歌CD收录的绝大多数是老儿歌,如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燕子》、《一分钱》、《丢手绢》,在几乎每盘儿歌CD上有,而属于“10后”的新学习工具——点读笔录入的也多是老儿歌。

在一家儿歌网站,记者搜索到“十大经典儿歌”,除了近几年推出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等少数几首外,最热播放的依然是《两只老虎》、《小毛驴》、《让我们荡起双桨》、《小兔子乖乖》等传统歌曲。

声音 儿歌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取代的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的代俊东老师认为,听儿歌、唱儿歌,是幼儿情感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审美需要。儿歌在联系和加强家人的情感、沟通彼此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格以及训练语言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文学样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儿歌对于丰富儿童的语汇,发展儿童的语言,启发儿童的想象,增进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代俊东老师说,儿歌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很好的工具,比如数数歌可以培养孩子数字的观念,掌握顺序,锻炼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还能让孩子从一系列反常的叙述中加深对正面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儿童从反面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

因为新的儿歌数量有限,代俊东老师还发现了一种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儿童诗,在每天的晨诵时间,代俊东将这些精心挑选的儿童诗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代俊东解释,这些儿童诗和儿歌很想,都和孩子们的生活十分接近,理解起来很容易。她还经常改写这些儿童诗,在诗歌里加入班级学生们的名字,“这样一来,大家晨诵的热情就更高了。

回忆 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儿歌

今天是世界儿歌日,说起儿歌,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想起好多,儿歌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朗朗上口的旋律陪伴了我们的童年生活。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有些儿歌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儿歌一念,浓郁又快乐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下面看看网友都对哪些儿歌记忆犹新。

网友“春风”:“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小手绢,正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念的儿歌。

网友“东东”:我是80后,我记忆最深的是“小白兔白又白,俩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小时候,每次念到这还把手的俩个指头伸出来,而且还围着妈妈连蹦带跳的,那时候真是太开心了,想想都觉得那时候真幸福。

网友“百事可乐”:“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这个是我小时候经常念叨的,话说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没有窗户高呢!忘记了谁教我的,也许她们当初希望我是能去当兵,现在我的孩子也学会了,真希望这首儿歌一直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