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一起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出路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往“一柱擎天”、“二人转”的产业格局,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这是时下全省经济产业界最热门的话题。在省政协委员中,不乏来自各个产业中的精英老手,他们既熟悉吉林当地的实际情况,也看得清产业发展的脉络,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个话题,他们也都早已有了思路腹本。在10月28日召开的省政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咨政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们就和专家学者一起,为我省各个产业把脉问症,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出路。
产业结构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要改变现状,形成多业支撑的新格局,就必须得有点儿敢“闯”敢“创”的精神。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抓住这次市场洗牌的机遇,“创”出自己的特色,“闯”出一片天,就能让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事半功倍。
“创新技术、创新理念,是占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的关键。”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桂芬说,“把创新真正变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量,需要的是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鼓励自主创新,才能让创意产业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
多年来,吉林的发展一直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一轮调整产业结构,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现代服务业,期待第三产业份额的加重,能让吉林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省社科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娜表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靠政府的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更要靠企业主动迎合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大产业的融合现在已然形成了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现代服务业规模的扩张是必然的,它既能够渗透到传统的农业、工业生产中,也能助力新兴的医药健康、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所以,我省应该尽快优化整合服务业的内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张丽娜说。
无论发展哪一个产业,都离不开资本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对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期,金融业又有哪些应对策略?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窦玉萍委员认为,产业发展融资还应该以信贷为主,同时积极扩展其他融资渠道。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窦玉萍还建议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这项基金要用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市场化的方法进行管理,突出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同时,窦玉萍还提醒大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她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一定会反映在金融领域,金融业必须未雨绸缪,深入排查风险,把金融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记者 黄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