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好人无处不在 辽河区福宁分场评选“福宁好人” 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辽河区辽河农场福宁分场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评选“福宁好人” 、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形成“家家寻找最美,家家宣传最美,人人传承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1年以来,福宁分场每年召开一次“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表彰大会,被各村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人物在大会上作事迹报告,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的道德故事。九村72岁的王秀芬被誉为“最美大娘”,2010年分场修建砂石路,她和老伴在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积极捐款600元。在环境卫生整治时,她和老伴主动采集种子、辛勤育苗,免费送给分场和村民,当大家在道路两侧栽上她育出的各种花卉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时,老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李家屯75岁的老党员李阳祥,妻子患风湿骨病多年,不能劳动,但他坚守40年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三年前妻子卧床不起,孩子们又忙于工作,他一直将老伴护理到去世。
“是福宁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培养了我,是部队大熔炉锻炼了我。我就应该不断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群众多做一些好事。”身披绶带、胸带红花、面带微笑,行走如风的分场干部赵红波在“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表彰大会”上的发言,迎来会场一片喝彩。2013年赵红波买了一台40马力的四轮车,花5000元做一副清雪大铲,每当下雪之后,义务开车为分场清理主路的积雪。今年6月,6村杨明辉下地干农活,回家的路上检到一个腰系式钱包,内装2000多元现金及两部手机。回家后手机那端响了:“你好,请问你捡到一个钱包没有?”,“捡到啦,我是福宁分场6村的杨明辉……”最后,两人约定在村头见面。当失主双手接过一分不少的现金和两部手机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临行时失主执意拿出200元作为酬谢。可杨明辉却说:“我要是图钱,就不还你钱包了!”原来,失主是梨树县小城子镇农民唐德龙,夫妻二人当天开一辆货车走村进屯卖秧苗,不慎将钱包丢失了。本来不报什么希望地打了个电话,没成想还真找回了钱和手机。村民赵江说:“我每次参加分场道德模范表彰会,都是一次道德教育课。作为老百姓平常在生活中,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至少应该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分场把评选“福宁好人”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自觉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追求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爱国、爱党、爱家放在家庭道德建设的首位,把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等良好风尚融入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实现“美德立家、科学兴家、勤劳富家、清廉治家”,以争当“福宁好人”、做“最美家庭”为荣,为创建美丽富裕的新农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场长都业龙介绍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安国太平。我们评选“福宁好人”、颂扬“最美家庭”事迹,就是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用“福宁好人”、“最美家庭”事迹影响带动更多家庭,传承家庭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家风文明促社会文明,以家庭进步促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