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搭建人工鸟巢 喜迎中华秋沙鸭安家落户

12.04.2017  12:1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4月上旬,吉林省长白山脚下,一对中华秋沙鸭在头道白河的水面上游弋嬉戏。在头道白河的岸边,一群人正忙碌着在树上安装人工巢,为中华秋沙鸭的归来做准备。   这里是吉林省白河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小区,位于白河林业局宝马林场施业区,头道白河两岸。每年有几十对中华秋沙鸭在此落脚,有五、六对中华秋沙鸭夫妇做窝繁殖。中华秋沙鸭具有在天然树洞中营巢的习性,一般选择在河流岸边大小适宜的树洞。这里的森林经多年采伐和老龄树的自然死亡,使可供筑巢的天然树洞缺少。从2016年开始,白河林业局每年在白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小区内搭建人工巢,以期扩大这一辖区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   人工巢以木材为主要框架,夹层灌注聚苯乙烯泡沫,从而达到坚固、安全、保温、轻便的目的。巢的出口立面用大青杨、椴树等老龄阔叶树树皮加工而成,有仿真效果。在巢内安装摄像头,以便于掌握巢内情况,做好中华秋沙鸭巢内繁殖监测。在去年的实验当中,已有两对秋沙鸭夫妇住进了人工巢,并在此成功繁殖了鸭宝宝。   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数量极其稀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捕食鱼类和昆虫。在距水流很近的天然树洞中营巢繁殖。雏鸟出巢后, 由亲鸟带领从洞口跳人水中。每年9月中旬南迁,在长江流域以南越冬。翌年4月又迁到北方繁殖,繁殖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   吉林省白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小区于2011年成立后,与高校科研部门合作,开展了长白山中华秋沙鸭数量与栖息范围调查,对该物种迁徙、繁殖、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进行跟踪研究。在保护区内停止采伐、抚育、沟系承包等生产活动,禁止漂流、捕鱼、打柴、采摘山菜、耕种,清理入区人员,收缴捕猎器具,为中华秋沙鸭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蒋劲松说:“在吉林省境内的中华秋沙鸭大约有200对左右,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下安图县﹑抚松县﹑头道白河﹑漫江﹑头道松花江等地。为中华秋沙鸭搭建人工巢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华秋沙鸭能营巢的地方,必须是粗大的带有树洞的林木,离水面还不能太远,符合这些条件的树木,在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范围内已经很少了。增挂鸟巢,使更多的中华秋沙鸭能在此地居住繁殖。如果找不到适合的树洞,中华秋沙鸭就继续北上去其它地方寻找了。”(魏静/文  宗玉柱  朴龙国  卓永生/摄影) 白河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在树上悬挂人工鸟巢 宗玉柱摄影 去年安装的人工巢,已经住进了中华秋沙鸭(朴龙国摄影) 一对成年中华秋沙鸭(卓永生摄) 在白河保护小区繁殖的中华秋沙鸭幼鸟(卓永生摄) 中华秋沙鸭妈妈带领鸭宝宝(卓永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