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一团”柔软温暖的社会支持更有力量

30.07.2016  02:04

  家事纠纷向来难于化解, “清官难断家务事”。近日,北京二中院启动“三师一团”模式,借助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等专业型人员在矛盾化解方面的优势,以及“百姓评理团”的大众参与,在诉讼的前、中、后期以不同方式,参与法院部分家事案件的审理,期望破解这一难题。(7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家庭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是一种利益关系、情感关系相互交织的混合型社会互动。家事纠纷不仅是一种利益博弈,也是一种情感纠葛;然而,在当下的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重视财产分割却忽视当事人情感修复,难免会在案件审结后给当事人留下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

  在身份社会逐渐向契约社会过渡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不仅具有刚硬、冰冷的震慑和约束功能,还具有柔和、间接的教化功能;融入宽严相济、张弛有度的社会治理观念,让家事案件审理以一种更加柔软、更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三师一团”有着良善的初衷。

  家事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法律,还涉及到心理、社会融入等问题,需要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给予社会支持。笔者有数位大学同学都是注册社会工作师,在家庭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婚姻调解,甚至还有专门的婚姻社工。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社会工作师能够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助力家事案件审理。

  在公众参与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百姓评理团”有助于让家事案件审理更有“准头”。“百姓评理团”本身就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爱与痛。夫妻关系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婆媳关系应该如何相处,出现情感裂痕了应该如何弥补和修复,通过民间触角摸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发当事人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让案件审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地方说理。在家事纠纷中,无处说理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百姓评理团”不仅让当事人找到了说理的地方,也通过公众参与的“七嘴八舌”实现“理越辨越明”,让案件审理更加科学。在案件审理结束后,由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来提供后续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消弭家事纠纷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师一团”在本质上是法院改革和创新的产物,有助于实现法律道德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这种“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的社会支持,既让法律更有操作性,也让法律更有人情味,理应给予更多的尊重与社会认同。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