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三大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披露存在明显不足

24.07.2015  19:17

股市跌宕起伏,不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金融消费者将钱转投向“相对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自以为是进了“旱涝保收”的保险箱。

 

但记者近来调查发现,银行理财“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件时有发生。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庞氏骗局”已成为隐藏在银行理财领域的三大陷阱。在金融理财产品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投资进展披露也在深度、广度、跨度上存明显不足。

 

理财产品”成了基金

 

消费者陷巨亏维权艰难

 

近日,某银行上海真新支行的不少金融消费者反映,2013年9、10月间在这家网点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收益率高达11%的“理财产品”,利息按季度支付,但从2014年9月起,利息就没有到账,产品到期后被告知本金也全没了,不少人损失达几百万。

 

上海市民俞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据俞女士介绍,2013年10月21日,她在该银行上海真新支行签约,购买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的“理财产品”。该产品为100万元起售,由于是俞女士相识十多年的银行理财经理朱某推荐的,俞女士毫不犹豫地投了200万元,“她告诉我,针对VIP客户,保证保本保息。随后,我在银行大厅里进行的网银转账。”俞女士回忆说。

 

但记者却发现,该网银转账凭证显示收款方为上海某投资管理中心,合同上的落款盖的也是该投资管理中心的章。事实上,不少投资者在签署合同时并没有留意这份合同并非出自银行。

 

根据账户倒查,这些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是一家基金公司销售的产品。这款有限合伙产品主要投向江西九江的一处房地产项目,项目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开始烂尾,目前开发商已经撤走,基金公司正在联系其他接盘方。

 

对此,涉事银行表示,这款产品与其无关,称“并非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银行的代销产品”。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高义广接受采访时表示:“合同上没有银行署名,从表面来看,银行似乎跟此事无关。但假如没有银行内部人员默许或‘帮忙’牵线,要想在管理严格的银行网点内,堂而皇之推销理财产品,甚至拉客户签约,真有那么容易吗?近年来,受佣金回扣诱惑,一线银行客户经理做‘私单’已不是个别现象,之前银监会还专门开展过大面积排查,但因事后举证困难,最后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能维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