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9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费 公开决算明细
近日,吉林省 29个省级部门集体公开了2013年的“三公”决算明细。此次“亮相”并接受监督的“三公”账本,不再只有简单的开支数字和增减变化,而是一本“细账”: 一年里,该部门因公出国(境)的有几个团、涉及多少人,该部门添了几辆公车、实际车辆保有量是多少,该单位公务接待都接待了谁……
【2013年“三公”决算盘点】
29个部门中
省教育厅去年省960.22万元
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29个部门先后公布了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详见表格),包括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不仅包括部门本级,还包括其所属单位。
记者对比2013年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与决算两组数据发现,多部门均有结余,而结余的数字多体现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同样也在不同程度上“节流”。
比如:省教育厅2013年“三公”预算为4011.21万元,而决算为3050.99万元,结余费用960.22万元,这意味着省教育厅去年省下960.22万元的费用。其中,仅公务接待费一项就结余了388.37万元,占据结余总数的四成。
省住建厅2013年“三公”预算为92.98万元,决算费用91.90万元,共结余1.08万元,主要结余在因公出国(境)费用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省商务厅2013年“三公”预算为585.10万元,决算费用515万元,结余70.1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省下11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超预算4.4万元,而公务接待费则超出预算36.5万元。
省编办2013年“三公”决算为27.50万元,对比预算42.51万元,共结余15.01万元,主要体现在购置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方面。
省文化厅2013年“三公”决算148万元,对比预算190.4万元,结余42.4万元,主要结余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
也有部门的决算花费超过预算或没有结余,例如省审计厅2013年的“三公”预算为71.04万元,决算89万元,超预算17.96万元。省审计厅对 此进行了注释,2013年该单位新购置公务用车1辆。省气象局2013年预算0.56万元,决算同样0.56万元。省妇联预算46.12万元,决算同样 46.12万元,两部门既未超预算,也未结余。
半数部门去年没买新车
数据显示,2013年,省住建厅、省旅游局、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地税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门明示没有增购新车,占已公示“三公”费用决 算部门的半数以上。即使增购车辆的部门,也很谨慎,车辆新购有原因,且数量极少。例如,省审计厅、省文化厅、省环保厅、省体育局均购车1辆,其中一些部门 对此详细解释,是因“车况老化,行驶里程达到报废的车上缴,经批准后购买”。
记者发现,在省级各部门严控新购车辆、公车购置费压缩的背景下,公车运行维护费仍是“三公”支出“大头”,占比最少的超过一半,最多的过九成。
【释疑“差异”】
花费不能简单横向比较
因为列入决算的单位不同
此次“晒账”,29个部门的“三公”开支差异很大,有的部门达到几千万元,有的部门只有几千元。“支出规模差异大主要是由于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 数量不同造成的。”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解释说,像实行垂直管理的一些部门,在省、市、县甚至乡镇都有它的派出机构,支出总额是由许多单位汇总而成,因此支出 金额也相应较大。即使两个部门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差不多,但由于工作职能不同,体现在“三公”支出上也不一样。比如,有的部门外事活动较多,出国费用就会 相对多一些;有的部门承担抗旱、地质勘察工作较多,交通工具购置和维护费用就会高一些。
专家认为,将各部门之间支出规模进行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更不能以此评判是节约还是浪费。部门支出是否正当合理,关键是结合政策法规、政府规划和部门职能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看过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情况后,我们不妨梳理一下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相比之下,2014年“三公”预算公开的内容更细化,不仅详 解了公务用车购置数量、保有量和价钱,及出国人次、团次等情况,同时也对每一项的增减变化都予以了说明和注解。据不完全数据显示,省外事办、省公安厅、省 妇联、省公务员局等20余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支出均出现“缩水”现象,其中省外事办比2013年预算减少202.1万元。
关键词:网上公开
已有104个省直部门晒“账本”
2014年省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省财政部门明确提出了将压缩“三公”经费设定为预算编制原则,只减不增。省直1500多个预算单位要按此原 则编制“三公”经费预算,不得突破上年支出红线。其次,要求细化“三公”经费公开内容。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细化为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 费;增加了“三公”经费增减变化说明。
截至目前,2014年省本级“三公”经费总预算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开,共有104个省直部门通过本部门门户网站或省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 “三公”经费预算。全省共有26个市县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财政门户网站公开了“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共有25个市县所属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
关键词:公务接待
严控比例、标准 倒逼各部门过“紧日子”
“其实,在2014年省级部门‘三公’预算出炉前,财政部门就已经打了‘预防针’、订了‘约束栏’……”省政务大厅外事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省外 事办有关处室依据中办、国办16号文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因公临时出国审批实施细则”,严格审批审核,从根本上治理了群众反映突出的因公出国问 题,有效地控制了出访人数和经费,实现了全省党政人员因公临时出国人数和省直机关因公出国经费的零增长。
针对存在的对外宴请陪同人员过多、重复宴请的现象,省外事办重新修订了我省《对外宴请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宾5人以内的,中外人数按照1∶1的比例 安排,外宾人数超过5人的,中外人数按照1∶2的比例安排,尽量压缩陪同人数。外宾在华期间,本着从简、节约的原则,一地只宴请一次,将“勤俭办外事”的 原则落到实处。
关键词:出国(境)经费
普降是共性 大多单位出国(境)预算为零
记者留意到,在已公开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的部门中,近九成单位的出国(境)经费为零。
从公开“三公”经费2014年预算“账本”的部门看,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在大多部门都是花费最少的项目,如省旅游局、省公安厅、省地税 局、省妇联、省公务员局、省发改委等部门的出国(境)经费均显示为0。有出国(境)经费的部门也对经费的花销方向予以了明确解释,如省商务厅的出国经费预 算为362万元,比2013年减少38万元,原因是根据省政府统一要求,核减因公出国(境)费用。
对此,相关部门回应表示,在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下,省政府对此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和管理,财政部门也因此制定了有关审批标准,总的原则是能减少就减少,能不出就不出。
关键词:公务用车
我省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规模和总量
与公务接待和出国(境)经费相比,公车运行维护费作为我省“三公”中的大头,减少这部分开支对压缩经费将起到关键作用。在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眼 中,要减少这部分支出,就得从公车改革着手。早在2010年,省政协委员郭乃硕就建议:保留公、检、法、司等特殊专业用车,逐步取消其他职务专车,按职务 发放不同金额的“公务交通卡”;同时,对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统一,组建若干公司,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保留各单位现有公务用车,报废后不再购新车,逐步取消 公务用车。
今年7月16日,酝酿已久的公务用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此次改革的一大看点是所有司局级以下公职人员的原一般公务用车要取消,代之以发放有三档具体标准的公务交通补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严格控制公务车规模和总量,防止公车私用等违规现象发生。目前在省会长春公车改革正逐步推进,各城区之后,将进行长春市一级的公车改革。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长春推出了8轮公车拍卖,共成交485台。同时,在我省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中,已清退超配公车3081台。
另外,我省对公务用车的维修、保养、加油等容易滋生问题的环节采取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结算的方式,杜绝各类问题的产生。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购 买、更新、使用、报废等环节,对各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按照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等核定编制,从严控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超编制配车。
今后逐步细化“三公”经费公开内容
吉林省“三公”经费
网上公开推进时间表
2011年12月12日
省人大2012年省级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动员会明确提出,将重点审查30个省级部门预算,其中“三公”经费是审查的重点。
省物价局官方网站上出现四份表格,在该部门2011年财政预算拨款支出预算中,所列的基本支出包括三大块。涉及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项下,公开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012年11月1日
《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明确要求,各机关应当依照国家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
2012年
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及时公开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推动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
2013年5月末
我省部分部门官网包括39个部门公布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包括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2013年
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省政府提出着力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完善部门预算报表格式,细化了“三公”经费预算统计表,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 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编报口径、经费来源、预算单位性质等分别进行列示和统计。要求在2013年年底前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在此基础 上,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逐步公开“三公”经费,2015年之前实现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2014年
部分省级单位在官网上晒出了2014年“三公”经费的预算。
2014年10月起
我省共有308个市级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在政府网站或各自网站上公布了它们的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据了解,这是我省“市级”部门首次集体向社会公布“三公”经费情况。同时,省级29个部门集体公开了2013年的“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三公’经费公开已经是全国惯例,从中央到省市、县镇都在晒‘三公’账本。在中央‘八项规定’严令之下,‘三公’经费也较过去有了更大的降幅,但 这还不够。”省社科院专家认为,目前的公开还只是一个数字和与往年的对比,下一步应该公开到每一次出国的事由、时间和出访地及各人的费用,这样一来,既能 真正刹住打着公务旗号的公款出国旅游,也能真正做到节约不浪费。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人的住宿或者用餐费用,是高是低,是否奢华浪费,公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此,记者从省财政部门了解到,下一步,吉林省财政部门将结合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逐步细化“三公”经费公开内容,同时,加强对市县“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我省预算信息公开透明。
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