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民为先——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民生,有如神经末梢,丰富细微而又极为敏感,时刻牵动着经济发展的中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省民生支出一路领跑,2014年,民生支出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民生实事一抓到底,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比预期目标多4万人;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5%;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26万户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120万户城市居民、10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省政府承诺的“十五大民生工程”、42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新常态下,省委、省政府想方设法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一幅幅万事民为先的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暖流涌动;一股浓浓的民生情怀,温暖着百姓心坎……
发展经济是手段,保障民生是目的,一切都为改善民生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曾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下岗人数多,就业渠道少,没有医保社保……
“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吉林来说,有着沉重的历史背景,其困境可想而知。
“吉林经济欠发达,但民生工作不能落后,甚至要超前。”省领导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政府的惠民之心和为民之德,折射出执政者的智慧与敢负责的勇气。
民生工作,必须跟经济发展紧紧拧在一起,发展经济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切问题的关键。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稳增长和惠民生是互动互促的辩证关系。”省人社厅厅长张志军解析“民生方程式”。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省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壮大现有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四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快了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十大工程、100个重大项目的全面推进,拓宽了就业空间。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扶持,企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好政策对创业成功意义巨大。”张艳宇当年怀揣700元现金创业,企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他创立的乡村创新创业孵化园,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吸纳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去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13.9%和21.1%。
经济增速放缓,与之密切相连的就业却创出历史新高。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比预期目标多4万人。注册资本登记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的放宽,为居民自主创业降低了门槛,千千万万个草根创业者将续写“创富”神话。
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春节前夕,松原市的商天晨忙着做晚饭,看着水龙头里流淌出清澈的自来水,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作为这里的老住户,这些年他没少为吃水的事儿犯愁。
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各地二次供水站大多是由物业公司及产权单位管理,有的二次供水站原建设单位弃管,供水设备陈旧,水压不足,部分物业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将全天候不断供水改为每天定时供水,水质无法保障,居民意见很大。
“在细节中寻找惠民项目,把群众关切又容易忽视的小事提升到民生改善的高度。这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着力点和突破点。”省住建厅副厅长袁忠凯说。
为彻底解决居民吃水难问题,全省对城市二次供水市政引入管、老旧二次供水泵站、二次管网、楼内管线以及用户水表进行改造。去年,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2177座,改造陈旧水管网5053公里,使120万户城市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同样受益的,还有通化市五道江镇的75岁老人贾淑珍。
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贾淑珍一家住了49年,自来水常断、墙壁漏雨垮塌成了她的心病。“现在搬进新房,不但有自来水、暖气,上厕所也不用排队了。”贾大娘逢人就夸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好。
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片平房,经过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已破烂不堪。这样的棚户区,在吉林各大城市不在少数,一些煤矿、林区的居住条件就更差。
棚户区,这个一度被群众抱怨最多的“老大难”问题,列入了省政府攻坚的重中之重。为确保顺利推进,全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统筹谋划推进,一件一件地抓,一项一项地办,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一个个的点,串联起线,网罗成面,释放出远远超出本身的能量。“八路安居”工程,实现了从城镇到农村、矿区、林区、垦区等全覆盖,不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让城市整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民生,让群众得到实惠
创新工作,重点难点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
东丰县王洪志老人在村口的食杂店用起了“会吐钱”的POS机。刷卡,签字登记,足不出村,就拿到了养老金。“以前领养老钱要到乡镇,现在就跟在家取钱一样方便。”王洪志高兴地说。
农村基层金融网点很少,领取养老金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我省从满足农民在家门口参保缴费领待遇的迫切需求出发,探索形成了“延伸金融服务手臂、乡村经办服务标准化、高起点规划指导”的模式,成为改善民生的鲜活实践“样本”。
只争朝夕的高昂姿态,坚持深化改革“破冰”民生难点焦点。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把曾经为改革作出“牺牲”的25万余名“五七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为40万名国企改制社保并轨试点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将14万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统筹管理,把一批早期改制困难国企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
全省不断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为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
过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覆盖范围和对象不同,待遇水平存在差异。全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解决了蛟河市农民张建不能在城市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
“将新农保、城居保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是简单地将两项制度‘板块式’地合并起来,而是制度从内涵到外延的深度融合。”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解释。
翻阅近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已成为“固定章节”,数量从前几年的8项增加到10项再到今年确定的全面实施好三大类、十六个方面、47项民生实事……桩桩件件连着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我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殷切的嘱托,是对我省人民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也为我省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前行路上,既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也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想,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记者王丹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