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一线党员干部:“危难时刻,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
原题:“危难时刻,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
—记抗震救灾一线党员干部
记者 益西加措 王杰 冯骥 常川 孙开远 段敏
翻开世界地形图,目光停留在亚洲中部。
雄伟的喜马拉雅,千万年巍巍耸立。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撞,造就了世界最高大的山脉。1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簇拥着珠穆朗玛。崇山峻岭间,两大板块交界之地,有我国西藏自治区的3个县——聂拉木、吉隆和定日。这里,不仅是国内外商贾往来的黄金宝地,也有着众多游客向往的壮丽景观。
时间定格在4月25日下午,一刹那间,山河变色,家园倾覆,数千公里外的灾情牵动了党中央的心,自治区党委一声令下,一支支由各个行业组成的救灾大军快速行动起来,赶赴灾区。他们是军人、是干部、是工人,但此时此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灾难发生后的数个日夜里,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严格按照区党委的命令,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视灾区人民如亲人,以实际行动宣誓:危难时刻,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
用行动践行誓言
4月25日下午,绵绵的小雪中,日喀则公路分局聂拉木公路养护段的党员干部们正在开会。突然之间,天崩地裂、大山轰鸣,办公楼在垮塌、落石在横飞、道路通信中断……
地震了!灾情就是命令。山区地震,道路塌方在所难免。而318国道是聂拉木唯一一条通往拉萨、通往北京的路。对于灾区来说,此时此刻,这条路是生命线、是希望线。养护段领导宣布会议暂停,启动既定的应急预案,全体党员干部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全段党员干部直奔自己的岗位,犹如一把尖刀,向塌方最严重路段挺进。
与同事们一样,共产党员巴桑次仁来不及回家看一看便出发了。看着倒塌的房屋和丧失家园的群众,他强忍悲痛,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与同事们连续奋战在抢通一线。饿了,啃一口方便面;渴了,饮几口矿泉水;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两天两夜,哪里艰险,巴桑次仁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罗布次仁是日喀则公路分局聂拉木公路养护段的路政执法员。地震后,他按照上级要求,带领一支由共产党员组成的爆破组,顶风雪、冒余震、攀险崖、舍生死,不分白天与黑夜,对公路两旁松动易落山石及高危险情路段进行逐段排查。由于作业面狭窄,在个别塌方山石不适合爆破的情况下,他和爆破组的同志们硬是以人扛和装载机推的办法,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难奋战,磨破了肩膀,磨破了手,终于把聂拉木县城通往祖国心脏的“生命线”抢通。
这时,爆破小组来不及休息片刻,便又向受灾更严重的樟木镇进发。通往樟木镇的公路旁,山体出现大面积塌方,公路尽头,“孤岛樟木”正在地震的淫威下呻吟。公路早一分钟被打通,受灾群众就早一分钟看到希望!罗布次仁得到命令,务必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打通道路!通过养护段党员干部和武警交通部队官兵一起不分昼夜轮班倒,4月28日20时左右,樟木镇终于与祖国大动脉连接了起来。
看着抗震救灾车一辆接一辆驶入樟木,罗布次仁擦了擦满是汗水和泥水的脸庞,和同志们拖着疲惫的身影又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战斗中去……
4月27日,友谊隧道打通后,在日喀则办事的樟木口岸电信局局长才旺贡保和同事背上台式卫星电话、手持式卫星电话和维修工具徒步往樟木赶。晚上8点,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他们到达樟木镇,并用卫星电话第一时间向聂拉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孤岛樟木”第一次和外界有了联系。
亲历了地震的可怕,目睹了生命的希望和死亡的无情之后,像巴桑次仁、罗布次仁、才旺贡保这样的党员、干部、工人们意志愈发坚强,斗志愈发昂扬。灾情发生以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他们用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践行着对党、对人民的誓言。
用努力托起希望
地震灾情发生后,自治区疾控中心立即召集应急办负责人紧急部署,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出差、休假的党员、干部、职工立即赶回单位,并着手准备抗震救灾各项准备工作。25日当晚,区疾控中心接到自治区党委的命令,立即按照要求,以西藏国家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为基础,抽调拉萨、山南、林芝地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建4个应急分队,时刻准备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26日中午两点,自治区疾控部门的两支应急分队共12辆车、37人携带检验、消杀等物资分别开赴聂拉木县、吉隆县灾区。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28日凌晨,两队分别安全抵达灾区。队员们蜷缩着在车里度过了寒冷的一夜。
几天来,防疫队队员开展了大量消杀防疫工作。
安排流调组、消杀组分别前往各安置点、乡镇、村庄开展自然灾害快速评估调查,形成《地震灾后公共卫生初步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此制定完成了《西藏吉隆县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规划与指导方案》;初步建立灾后疫情监测手机报告体系,开展疫情以及症状监测工作;启动了灾区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搭建生物安全实验室车载平台,在最短时间内开展水质监测。对安置点29个水源的69份水样进行了采样检测。水样理化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并建议群众烧开后饮用。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设立了灾区应急疫苗注射点,开展了安置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成立了安置点卫生监督队,加强对安置点卫生工作的综合监督和检查,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灾后防疫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期间,卫生防疫队员们冒烈日、顶风雪,穿行于高山峡谷,跋涉在危途险路,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埋怨,表现出了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
无情的地震摧毁了家园、夺去了生命,但没有摧毁人间真爱,没有摧毁党员干部们坚强的意志,他们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努力工作,为灾区群众托起了继续生活的希望。
驻定日县曲洛乡木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卓嘎,不顾余震的危险,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农牧民党员、“双联户”户长疏散转移群众。她弯下腰,将村里的孤寡老人从危险区域背了出来,转移至安全地带。
地震发生时,长所乡强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白玛旺加正在田间和村民一起种植土豆。地震后,他连忙跑回村里查看灾情,把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双联户”户长组织起来,分组赶赴3个自然村了解灾情,抢救伤员,抢运物资,安置群众,逐村逐户统计受灾信息……
用大爱融化坚冰
在自治区党委的高效指挥调度下,短短几天时间,通过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的努力,拉孜、桑珠孜两地安置点搭建起了数千项帐篷。
当得知樟木镇群众将要转移到上述两地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日喀则分公司便组织党员突击队连夜在安置点铺设光缆。第二天,受灾群众一住进来,就能在帐篷里用电脑上网了。
“五一”劳动节这一天,重灾区樟木镇群众开始了在安置区的第一天生活。与灾区群众一样,樟木镇党委、政府以及镇农行、电信等党政机关和社会服务机构党员、干部职工也是刚刚失去家园。从樟木撤离后,他们仍旧不忘自己的职责。
樟木镇农行将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运送到日喀则分行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日喀则市北郊开发区灾区群众安置区建起了临时金融服务点,为灾区群众办理存款、取款和贵重金属代保管业务。
樟木镇电信局把干部职工分成两组,分别随辙离群众进驻两个安置点,并立即开展诸如免费报平安电话、免费发放充电宝等一系列服务。
5月3日中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日喀则分公司志愿服务队队员给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和工作人员送去了盒饭。“这已经是我们连续第6天为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和灾区群众送饭了。”日喀则电信分公司副总经理扎西顿珠说。
大灾显大爱,大爱融坚冰。在地震灾区,在受灾群众当中,每天每刻,无数的普通共产党员、干部职工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心、爱心去为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服务,尽可能好地安置好大家的生活,尽可能多地帮助群众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在安置点里,群众的生活正在一点点恢复正常。
危难时刻,党员干部们与灾区群众同在!最后,让我们以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在震后所做的小事作为文章的结尾。
看到许多群众没有了吃的,樟木镇樟木村67岁的老党员桑姆拿出了家里的牛肉、清油,分发给村里的乡亲们。她说:“我老了,腿脚不灵便,也做不了什么,这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这个党员应该做的。”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