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个实体大厅共开“一扇窗”

12.04.2017  06:53

  “一门式、一张网”,是一次从办事人角度出发、覆盖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的政务服务综合改革,是长春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历史性时刻,在“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舆论旋涡中,长春不仅用经济企稳回升的答卷诠释了老工业基地自强不息、加速发展的决心,更用以民为本、以企为重、自我加压的政务改革创新实践,展示了这座城市寻求转型发展的追求,彰显了党委、政府让百姓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的情怀!

  从2016年7月7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决定开启“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至今的9个月里,长春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感受‘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之变”系列报道,喜看改革之变。

  改装一新的长春市政务中心,跟过去截然不同:宽敞明亮的大堂中间,设有一个“取件窗口”,位于左右两侧的办事大厅里,30个一模一样的“综合服务窗口”整齐划一,全部实行叫号服务。这些看似普通的“综合服务窗口”,实则是政府为百姓精心打造的“便利之门”。

  “无论你是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还是到建委办理《施工许可证》,只需要到政务中心的一个综合窗口提交材料,待审批完成后,再到政务中心取件窗口领取即可。”市政务公开办协调督察处处长孙金诠介绍说。

  “一门式”,是指群众进一个门,在一个综合窗口就能办理多家的事,不用四处问、到处跑。“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长春市新一轮政务服务综合改革,把方便给了群众的同时,也把压力留给了自己。

  今后,政务中心不再设置“工商窗口”“建委窗口”“规划窗口”……而是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由这一个窗口统一接件。这意味着,群众不必成为办事的“专家”,要知晓哪个部门办理哪些事项,哪个部门在哪里办公,只需认准“一个门”,找到“一扇窗”。

  实行“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的初衷是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能够简单地办事。其核心是受审分离:综合窗口接件、部门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核准仍由原职能部门负责,而接件、出件环节剥离出来交给综合窗口。办事的、管事的基本上不见面,这样企业和群众办事可以少求人、不求人,滋生吃、拿、卡、要这些微腐败现象的土壤也随之消失。

  从2016年11月4日试点,到今年1月全面铺开,169个实体大厅陆续运行,为企业和群众办事。遍布全市的169个大厅包括:1个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15个县(市)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153个街道(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其中,市、区两级政务中心是法人办事大厅,受理市、区两级法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街道(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则专门为“自然人”服务,受理市、区两级涉及群众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网点的合理设置方便了群众办事。“从家里出来不到10分钟就能到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实在是太方便了!”家住二道区的李阿姨对这种做法频频称赞。

  二道区政务服务科科长张晓宇告诉记者,目前二道区有11个网点,其中,1个区级法人办事大厅,8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2个社区便民服务点,基本上实现了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办事网点,让群众不出街道就能办事。

  “一门式”更提高了办事大厅的工作效率。孙金诠介绍,实行“一门式”改革后,市政务中心从8个分厅112个窗口,缩减到2个分厅30个综合窗口,窗口虽然减少了,但所有业务都有序完成,效率更高了。

  “省时!方便!”经常要跑政务中心办事的某公司会计吕晓雪感触更深,“以前办一个业务就得一上午,现在在综合窗口递完材料,等收到短信提醒后,拿着受理通知书到中心,15分钟就能办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4个改革试点之一的南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法人办事大厅试点中总结了宝贵经验。过去6个工商登记窗口排大队,其他业务窗口门可罗雀,现在改为18个综合窗口统一接办所有业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办事效率更高。政务服务科科长宋雨桐告诉记者,实行“一门式”改革以来,再没出现过排长队的现象。每天的业务受理量也从改革之前的七八十件,增加到现在的110件至130件之间。

  目前,市政务公开办正在对大厅进行测试,截至4月初,已经过3轮测试,全市各级办事大厅实现有序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