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在基层
天气变暖,草木萌动,农村进入春耕春种的繁忙时节。图为江西省永丰县七都乡鹅颈水库灌区,农民正忙着翻耕水稻田。 |
面子新,里子也要新
本报记者 王 浩
回到老家,穿过村口古色古香的牌坊,走上宽敞整洁的硬化路,看到一座座新盖的二层小楼,家家户户门口贴着对联,挂着灯笼,老人们坐在家门口谈笑风生,小孩子们嬉戏打闹,一派热闹的新春景象。记者的老家在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三张村,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印象中,村民靠着“一亩三分地”维系生计,日子刚够温饱,为啥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乡村旅游开花结果,特色葡萄搞出名堂,村民腰包鼓了
“想不到吧,咱们村有了4A级景点,这可是全市唯一一家。现在村里每天人来人往,可热闹了,快回来看看。”问到村里有什么新变化,老姑父王发昌兴奋地说。
我记得村子并没有什么特色,咋能“生”出4A景区?老姑父说,别忘了村旁有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这可是晋国诸侯的墓葬群。以前严严实实地围着,谁也没进去过。这两年,县里发展旅游产业,依托遗址,兴建了晋国博物馆,既把文物保护好了,也能让人大饱眼福,沉睡的旅游资源一下子变活了。
宽阔的广场,古风浓郁的建筑,博物馆里上万件珍贵的晋国文物,吸引不少周边市县的游客。“村里的人气旺了,每到节假日,通往景区的路上都会堵车。”老姑父说。
老姑父是村里的能人,眼界广,点子多。他多年前承包了村里的水库,养殖鱼鳖,搞得红红火火。这次,他把目光聚焦在游客身上,把自家的养殖园改成垂钓园,从养鱼变成钓鱼、吃鱼,“进军”乡村旅游。老姑父说,刚开始,游客逛完就走,现在又玩又吃又住。在他的垂钓园,游客钓鱼后称斤,做成农家菜。高峰时,每天能接待几十个人。去年一年收入超过30多万元。在他的引导下,村里已经有好几户开办了农家乐。
思路一改天地宽。村主任冯文会说,这几年村里一直在“改”上下功夫,积极培育新产业,村民赚钱的法子更多。红提葡萄是村里培育的另一个特色产业。
村民马勇说,村里过去单种小麦,辛苦一年,赚不了钱。“这几年,我家改种红提葡萄。去年价格不错,每斤能卖2.5元,质量好的能卖到3元。5亩多葡萄赚了3万多元,来钱更快了。”
红提葡萄对种植技术要求高,村民没种过,担心不会种、有风险。县里派出农技员定期指导,教农民如何剪枝、套袋、防虫。现在不少农民都成了种葡萄的行家里手,还有其他地方的人前来取经。村里申请了红提葡萄提质增效项目,还帮助了45名残疾种植户。
冯文会说,产业强了,带动人气,人气又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干劲足,村子就不会衰败了。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等新产业新业态在咱们村开花结果,村民在家门口能赚到钱,青壮年都能留得下。要实现乡村振兴,先得把产业这把火烧得旺旺的。
颜值高了,村风好了,小村子“内外兼修”
过去村子的路“伤痕累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污水横流、柴火乱堆,环境“脏乱差”,村民意见不少。如今村子的“颜值”颇高。连村的窄路面进行了拓宽硬化,街道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党支部书记李华对此感触很深,李华考上“村官”后,被派到村里,干了快10年了。她说,村民生活好了,对环境要求高了。村里栽植绿化树2000多棵,安装路灯40盏。还筹资40余万元,建了一座1400平方米的村民服务中心,集卫生所、活动室、健身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于一体,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面子新,里子也要新。咚锵咚锵……在街上就能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一打听,原来是村里的锣鼓队在村委会大院排练。走进一看,村民们穿着红黄相间的队服,铆足劲地在练习。李华说,过去一到农闲,大家喜欢熬夜打麻将,不仅对身体不好,有的还输了不少钱,激化家庭矛盾。自从村里组织了锣鼓队,村民积极报名参加,利用农闲时间加班加点地练习,到了正月十五,大伙儿还要到县里的社火大会上表演。
乡村文明之风吹进家家户户。遇到红白喜事,村干部和乡贤一起议事,在尊重地方习俗的基础上,倡导新事新办,新事简办,遏制了铺张攀比之风。冯文会说,以前村里白事要请乐队、戏班子,开销很大。经过商议,白事一律不唱戏,亲友不披麻戴孝,控制礼金数额,取消了一些繁文缛节,深受村民的欢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村里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李华说,首先要紧跟中央精神,大胆想,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一亩三分地上。国家一直强调不能光种“大路货”,要发掘地方特色,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县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示范园。曲沃葡萄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村里要在农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培育种植大户,发展绿色种植,提升产品价值,特别要从一家一户种变成抱团闯市场。
其次要紧贴村民需求,耐心干,在农村最迫切的、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绣花功夫。李华说,博物馆征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村里的事情又杂又多,都关系村民切身利益,要放下身子,走在田间道路,多听村民心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口袋鼓脑袋富,环境靓心灵美,小村子如今内外兼修,实现乡村振兴,咱信心满满。”李华说。
城乡要素,在这里互动
本报记者 常 钦
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镇绿博家苑社区的广场上,“邻居你好,新年快乐”,一组鲜花摆成的祝福语格外醒目。上午10点,不少人家正贴春联,楼道里剁饺子馅儿的声音此起彼伏。社区的物业办公室也很热闹,金科物业项目经理李磊正接待来办事的业主。“昨天一天就处理了39件居民服务事项。”李磊说,这里是周边村民回迁的安置社区,春节是返乡高峰,比往常忙碌了不少。“晚上12点要进行最后一次安全检查,希望搬进来的村民都能过个好年。”
搬出新生活,跟城里没两样
刘集镇位于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核心地带,镇域内人口按照计划安置在绿博1号、2号、3号安置区。截至2017年底,全镇完成8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3497户、1.58万人回迁。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刘集将成为中牟县首个实现全域城镇化的乡镇。
“往年住在村里,这时候都得忙着备年货。你看现在家门口的超市春节不歇业,忙活了一年,可以歇一歇了。”敲开姚国记家的门,绿萝、吊兰等五六盆绿植很显眼。走进去,被空调带来的暖意包围,桌子上桔子、苹果、香蕉等水果摆得满满当当。姚国记放下手里的活计,招呼着我们坐下。
“前些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国家要搞乡村振兴,让每个村里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我就是受益者。”姚国记说,他所在的祥符营村是刘集镇第一个完成回迁的村子,从拆迁到搬进去只用了6个月时间,全村500多户村民住进新房。
“以前一出门就是两腿泥、两脚土,现在搬了新家后,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服务大为改善!”姚国记说,今年是第二年在新家过春节,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水、电、天然气配套齐全,来年暖气一通,跟城里没两样。“别看俺这是农村社区,有的地方城里人也都羡慕哩!”
姚国记说起身边的变化,打开了话匣子:社区内建成了三所幼儿园、一所中小学,两个儿子在家门口上学,硬件、师资跟城里没啥差别;社区服务中心还通过开展养生操、早教课等活动,向社区中的老、中、少三代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活动专业服务;安置小区还有现代化的物业管理,设置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监控等设备;有的城市社区“同在屋檐下,相见不言语”,新社区都是邻里乡亲,楼上楼下关系更密切了。
“乡村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事,也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虽然一只脚迈进了城市,变成了社区居民,但是要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还得继续加把劲。”姚国记说,刚搬进去的时候,也曾闹过不少笑话,有人在楼道堆放杂物,上下电梯很不方便,有的不遵守规则,车辆乱摆放,进出社区不安全,甚至还有人破坏社区的设施,乱拉充电电线,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现在,这些不文明行为都不见了。
转岗就业,老农民有了新营生
“群众搬进社区后,如何稳得住,获得一技之长实现转岗就业是关键。”刘集镇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恒介绍,2017年刘集镇投入60万余元,举办了电工、家电维修制冷工、挖掘机等免费技能培训班。同时,镇里穿针引线、搭建平台,联合辖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优先安排本地农民就业,组织优秀学员到知名企业面试或实习。
“我当时考了100分呢!你看,这是我的优秀学员证书。”在一个楼盘的售楼处,记者见到了鲁庙村村民张永生。他如今也搬进了绿博2号社区,2017年7月经过统一培训拿到电工证,在附近找到了一份新营生——维修电工。
“当时村里通知失地农民转岗免费参加技能培训,我将信将疑报了个名。”张永生说,在培训班他不仅学了电工基础、电表、配电等理论知识,还被安排到郑州的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实际操作实践。“不光吃住都是免费的,培训结果也是被企业认可的。7月19日拿到电工证,第二天就到这上班了。”
根据群众需求和企业实际,刘集镇建立了农民就业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与省内多家有实力的职业学校联姻,确定电工、焊工、叉车工、面点师、月嫂等10多个热门培训工种,每次培训以30人以内的、半月以上的中长期小班为主,考试合格后取得上岗证、操作证,确保群众一次培训就能掌握一门技术,就有能力就业。三年来,镇里投入300万余元,举办了25期免费技能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80人。
“一个月扣掉五险一金,拿到手里有2900多元。前几天我还拿到了2100元的年终奖,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还有固定的休息日。”张永生说,以前种地、外出打工劳动强度特别大,也没有节假日。有了新营生,张永生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以前像开心果等高端年货舍不得买,今年他买了几斤碧根果,还买了一箱核桃和进口车厘子。
现在,社区配套设施日渐完善,不少企业也搬到了家门口。不光是上了年纪的张永生,村子里的年轻人也看到机遇,有的通过学习培训到周边企业上班,月收入超过了5000元。有的对接落地企业,注册成立公司,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我们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谈到新年的期待,张永生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机会,让农村人气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