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编者按:这篇鹿寨县拉沟乡中心校覃步经老师发表在柳州教育网教育博客中的文章《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留守儿童心灵深处那份对亲情的期盼与呼唤……
一人留守儿童的故事
拉沟乡中心校 覃步经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我撑着一把小雨伞,站在村头的马路边焦急地等着爸爸妈妈归来。昨天晚上,妈妈打电话回家告诉我,今年她和爸爸要回家过春节,今天就可能回到家了,她还告诉我说,她给我买回了很多的衣服和玩具。寒冬的傍晚,四周格外寂静,只有刺骨的寒风带着冰冷的雨点还在呼呼地吹着。我的思绪随着寒风冰雨飞扬,飞回了那个遥远的童年。
那是七年前的一个春天,我还未满三岁,春节刚过,我的爸爸妈妈便决定和同村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去广东打工,把我吒嘱给奶奶抚养。那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一阵噪杂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看见爸爸妈妈正背起行囊,匆匆地离开家门,我迈着蹒跚的脚步拼命地在后面追着,哭着喊着,想要把他们留下来,可当时年幼的我还不会怎样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妈妈三步一回头地看着我,她脸上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簌簌往下落,爸爸更是头也不敢回便匆匆的躲到车里去了,奶奶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说:“孩子,别哭了,你的爸爸妈妈去做工,赚多多的钱回来,帮你买多多的玩具,他们今晚就回来了……”我拼命地挣扎着,但终无济于事,车开了,在蜿蜒的马路上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远处的茫茫群山之中。
从此,每当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时,我常常跑到村头的马路边,守候爸爸妈妈归来。日出日落,花开花射,爸爸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他们在我的脑海中已慢慢地淡忘了。有一次,我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正在村头玩游戏,他的爸爸妈妈从地里做工回来了,我的小伙伴见到他的爸爸妈妈,高兴得像一只小鸟一样边喊着“爸爸妈妈……”边向他的爸爸妈妈跑去,他的妈妈也高兴的把他搂到怀里,说:“好孩子,真乖!”。“爸爸妈妈”这句久违的话,又在我的脑中浮现,我竟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爸爸妈妈——”。周围的人一阵哄笑,一位老伯伯告诉我,他们不是你的爸爸妈妈,你的爸爸妈妈在广东那边打工呢!我惭愧地跑回了家,从此,我开始学会了沉默,开始喜欢独自一个人玩,喜欢独自享受自已的快乐,独自承担自己的痛苦。
七岁那年,我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开始到学校读书了。开学初,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哭着要回家,只有我没哭,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独立的生活,老师表扬了我,并让我当班长,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放学后,我把这个喜事告诉了奶奶,可奶奶还是和平常一样,只是淡淡地说:“好呀,你以后要继续努力学习,你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给你买回很我衣服和玩具的。”我想打电话告诉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亨我的快乐,可当我拿起电话的时候却又把它放了回去,因为我每次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都是哭着和我说话的,我不想让他们伤心,算了吧。
“孩子,回家吧!你爸爸妈妈可能明天才回来,我们还是回家里等吧!”不知什么时候,奶奶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温和地对我说道,这句话她已经对我说了几年了,我回过身,看到奶奶花白的头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美丽极了,可是岁月已在她那慈祥的面容上刻下了无数条深深的皱纹,生活的重担把她瘦小的身躯压弯了。奶奶确实苍老了很多,我的心里不禁一阵心酸。我跟在奶奶的身后,在风雨中坚苦前行,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一大一小,深深浅浅的两道脚印。
●思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而留守儿童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育好留守儿童,是关系祖国未来的一件大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重视和参与。
而其中的家庭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亲情教育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等判断力较弱,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家长要尽可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
在学校,要从感情深处给予关爱。例如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各类关爱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正视并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让我们同在蓝天下,携手共创留守儿童教育的春天!